(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学校,四川 宜宾 644500)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走向现代化,面向国际发展的必然之路,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体现在创新这一方面,在教学上要有一个新的课程教学观念,能够意识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注重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共同构建一个高效课堂。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要有所创新,应该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对教学进行创新优化。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第二、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创新,科学教学。第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合理的学习环境。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响应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首先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对于语文教材知识的理解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学习看法,课堂学习氛围十分僵化,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学习的空间,这就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驰了。即使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还是千篇一律,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感,而目前存在的这些教学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传统教学下教师为教学中心,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任何教学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而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于教学的理解与看法。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成为小教师,每周都抽出一节课程,让小学生轮流担任小教师,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与讲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融入语文教学体系之中,通过实践来感受语文教育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来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如今的时代,我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之处,并且影响了各行各业的革新,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让教学更加现代化,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全面创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课堂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来解决预习教学的问题,教师将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其中的基础部分和重点部分,制作成一个3-5 分钟的预习视频,然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前发送给小学生预习,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也能够节省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后续教学之中。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依托于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课件、视频的放映,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具体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合理划分,将全班学生组成多个人数相同的学习小组,并设立小组组长,让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学习,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最终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深入认识语文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接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从而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能够以学生为教学主导,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对语文教育进行大胆创新,努力构建一个现代化、高效化、趣味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更好的培养与教育学生,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