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

2020-12-08 16:20:52
魅力中国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管理区前进小学,湖北 潜江 433100)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灌输式教学形式开展对知识的传授,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热情,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佳。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将以前的教学形式改进和创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进而帮助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数学知识,推动学生数学水平以及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一、创设数学学习氛围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若是人的大脑处于紧张的状态,对于外界的信息不能高质量的吸收,但是,若人的大脑是放松的状态,人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极强。因此,学习氛围对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1]。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的接近学生,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动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使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的发言,大胆的质疑,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减轻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进而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发现的或是阅读到的趣味性数学知识、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创设生活情境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问题是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前提[2]。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若是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将问题解答,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无法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挖掘。而若是将问题设计的过难,学生不能明确思考的方向,生活情境的创设就失去了意义,还会对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自信心造成打击。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出发点之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难度相当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对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极高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学习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最新儿童购票标准:身高不到1.2 米的小朋友可以免费乘车,身高在1.2-1.5 米之间的小朋友需要购买儿童票,票价是成人票的50%,身高超过1.5 米的小朋友就要买全价票。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班里同学的身高,要求学生根据数据探究班里有多少同学能够买半价票。教师利用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依据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更加主动的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索。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是较为抽象、枯燥的。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的知识很难高质量的掌握,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绪不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掌握知识,这是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并且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是分不开的,通过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生活、走进生活,进而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牢牢的掌握数学知识。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的加入到数学课堂中。教师在班级中创设小小商店,将已准备的铅笔、橡皮擦、本子、削笔刀、文具盒各十个摆在讲台上,标好价格后,进行现场交易,请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并说出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一定得尽售货员的责任,其它同学想好买什么东西,拿好钱排队到前面来买。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调动。模拟购物活动,会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数学学习联系实践

学生从小接受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同样,小学数学课堂是为了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使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3]。教师要将课堂与生活实践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操作,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处理生活问题,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结论: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适应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极为有利。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设数学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实践,有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