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新宁路小学,广西 贺州 542899)
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根据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答论。学生通过这些题目便会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好的掌握。这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占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了,教师应该考虑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生活中进行教学是教师现在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注重采用文字教学,通过文字为学生解读教学内容,这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一定的兴趣,更应注重情景教学,依据一个教学内容,将生活实际与此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进行联想学习,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听、愿意学,并且会提高一定的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Flash动画,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制作动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文字还不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并且数字教学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抗拒性,所以动画教学便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动画片对小学生有着很好的吸引力,学生会对动画片也有一定的专注性。如果教授学生信息计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在Flash 中制作一些动画人物,比如小熊去买西瓜,它拿了多少钱,买了几个西瓜,西瓜多少钱。教师制作一个小熊去买西瓜的一个动画视频,从去到买回来的这一全过程都包含在动画中,学生由于对动画的兴致,便会集中精力看进去,学生会对信息技术学习就会产生了兴趣,就会愿意去学,并且会很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学生学起来也不会显得特别吃力。
在儿童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这一观点是说要想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其中的“兴奋点”,而这其中的“兴奋点”便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小的事件,这些事件虽小,可一旦小孩子对其产生了兴趣,就会一探到底。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了解到许多知识,这便是好奇心中“兴奋点”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时,学生由于年纪小,所以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一些知识还不具备一定学习的能力,在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际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这节《计算机病毒》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讲,比如教师可以先问同学们:“小美今天生病了,打喷嚏并且流鼻涕,所以请假了,同学们知道小美得什么病了吗?”学生会齐声回答:“她感冒了。”教师这时就可以为同学们讲解感冒是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并对学生提出疑问,电脑会不会也和人一样感染病毒,感冒发烧呢?这时学生便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对此产生兴致,并且不断探索最终了解到其中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这一实际案例我们要知道,教师要会把生活中的知识相结合进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便能很好地理解,而且很快便能学会。
学习本身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要将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是学到了知识。而怎样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一个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这一关键问题,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
比如,在word 教学中,其中有许多重要的操作。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习,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对word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其作用,并且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学生对word 有一个初步了解后,再对其进行教学,教授学生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为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任务。学生不仅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后在生活中也会运用,并且可以用的很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变得更轻松、简单,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会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会提高。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变得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学会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与社会相接应,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科技社会。而生活化教学是使信息技术教学变得简单的其中一个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让课堂学习真正走进生活,让信息技术学生真正生活化,实现课堂与社会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