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滴灌”推动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2020-12-08 15:18:34芦瑞峰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芦瑞峰

(山西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当前在现代经济和智能化发展模式相互并存的新时代,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唯有跟上社会发展潮流,顺势而为,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化被动为主动。从一个企业来说,在如此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一方面靠内部先进的管理机制,而另一方面则主要靠有一支与新潮流同频、与新知识互通、与新思想共存的职工队伍,才能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人作为决定经济发展走向和一切事物成败的战略制胜点,从国企人力资源战略需要的发展角度来说,要坚持“一个导向”,注重“四个聚焦”,实施“三大战略”,借鉴先进模式,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一、坚持一个导向,推进人员培训教育与市场需要接轨

市场是最好的方向。企业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的实体组织,必须贴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人作为决定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必须要从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素质提升上做工作,也就是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让市场来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怎么培养人,进而让人的主观能动性、素质优势与市场相接轨。这个导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这样我们就会解决企业内部自主培训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甚至脱钩、“两层皮”的问题。

二、注重四个聚焦,强化全员培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聚焦改革转型,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不仅要生产优质产品,更要培养优秀人才。要密切联系实际,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实际,大力推进“干部登台授课”“干部下沉现场”和“教练式培训”工作,“一对一”进行精准培训,“一包一”进行全程指导,形成“大培训、大学习、大提高”的格局,让各类人才在企业改革转型发展征程中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有志者、奋斗者、贡献者,奉献者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让各类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竞相发挥作用。

聚焦精细管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全体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紧迫性、重要性,营造以技术高低论英雄,以技术优劣服人,靠技术才能发展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实施精准培训政策,坚决杜绝大水漫灌的传统培训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和院企“订单式”培养模式,通过脱离工作岗位走进高校学,带着问题走进科研院所学的形式,让全体职工知道自己缺什么、学什么,为企业发展需要量身打造优秀人才。

聚焦软硬件基础,做优培训工作的根基。在职工培训过程中,要彻底摒弃依靠外部力量或者聘请外部专家进行短期授课的模式,要在职工培训教育上加大投入,将人才培训工程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例如建设职工“双创”基地或者实物模拟场所,让职工走进自建车间零距离了解设备运行原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到创业创新的市场大潮中,主动作为,创造价值。同时不断探索新时期下如何促进职工自主学习、自我加压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职工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是成事谋事的主要根基。与此同时要加强企业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促使职工培训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同时要细化培训管理,把教育培训工作真正渗透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中去。在培训中要大力发扬传承精神,让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发扬愿教肯带的奉献精神,年轻员工要养成勤学肯钻的良好习惯,练就一支素质过硬、新老衔接、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队伍。

聚焦综合发展,全面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通过全方位开展技能比武活动,统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加快培养领军人才、中坚人才和基层人才等多层次人才队伍。在比赛工种设定方面,要在继续抓好主要工种比赛的同时,着力抓好高技术含量工种和应知应会工种的比赛。在考核内容方面,要瞄准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做到基本技术知识与新工艺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三大战略,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推进企业发展

一是实施人才补链战略。首先要明白自己缺什么,对于自己的短板,每个人都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要讳疾忌医,特别是对一些新生事物,比如互联网知识、大数据应用、物联网等新知识和新领域,不要躲之避之,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个人的思维理念与实践运用与现实越差越远,与时代脱节。要明白自己的单位缺什么,就是要把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提高效率效益,如何对照先进单位寻找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切实补齐知识上的短板。

二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各梯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注重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对口培养和实践锻炼,坚持从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中挖掘人才、储备人才,形成衔接有序、梯次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树立“求生存就得求发展,求发展首先求人才”的理念,以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加大企业人才工作落实力度,切实以人才的素质强化和持续提升,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是实施技能强企战略。要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培训方法,把集中培训、业余学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孔雀东南飞”和“青黄不接”的人才流失和断档情况,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岗位成才激励机制,将岗位技能和岗位待遇相联系,使各类人才在工作上有作为、经济上得实惠、干事创业有激情。

四、借鉴先进培训理念,量身打造人才培训模式

建立人才库。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确定目标规划后,重点是有一批能够高度落实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精准推动战略部署落地的人才,所以说企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华为公司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就是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这个理念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探索建立人才交流中心,主要目的就是对现阶段不符合岗位、暂未做出业绩的人员进行自费培训,培训期满后,在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以后,相应的部门会根据业务开展的需求在人才交流中心“打捞”相应的人才为己所用。这种培训模式不仅仅能够激励那些想干事、愿干事的人及早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也进一步拓宽的人才培养的通道,真正做到了以岗定人、人岗相适。

建立与企业需求相符的综合培训机构。在人才引进方面在用感情留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用待遇留人,教育引导职工去感恩企业,爱岗敬业,将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绑定在一起,构建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要抓住人“自私”的本性和特点,对照马斯洛夫提出的人生五大需求理论,在满足了个人的自身需求后,才能实现人身价值,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积极探索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职工为自己理念信念奋斗的过程转化成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实践动力。要改变职工应知应会培训考试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以改变之前开卷考试、形式大于内容的全员岗前培训考试,探索建立综合性培训机构,自己编印教材,推行中高层干部登台授课,这样的话就做到了以岗训人、以训提质,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对应。

人才兴,企业兴,人才强,企业强。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对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做出了全面部署,如何推进改革转型、如何聚焦“六新”求突破、如何率先蹚出一条新路,需要我们全省干部职工共同思考、共同发力。我们要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以扛得起转型发展任务的担当,着力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不断搭建人才发展的广阔平台,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