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赵洪宇 朱娱 刘戎 黄维锋 张鸿媛
(1.白城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2.吉林省大安来福牧业有限公司,吉林 大安 131300)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各个国家的教育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并能为社会所用[1]。所以当今教育的发展走向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即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突出个人特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教育[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年首次创办,迄今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研究,专业课程体系趋于完善,专业建设进步显著,但该专业发展时短,存在待解决问题。
白城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结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采取构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方法,将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主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跳出固定思维、提出创新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性构建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应用型精品课程群考核评价体系成为课题组必须解决的问题。
检查和验证教学效果、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关键且必要的环节即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达到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校中较多课程虽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做了改革,但大部分课程仍沿用传统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形式单一,除考勤外,主要通过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查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这种考核评价体系的重心一般放在期末考核上,以知识再现为主,评价时间滞后,使得教与学之间反馈与互动不能及时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不能及时被教师了解,学生无法及时得到引导、鼓励与指点不利于教学有效进行。
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只适用于传统教学模式,违背基本学习规律,教师教多少考多少,考试内容停留于理论,导致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只须考前死记硬背就能通过,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综合素质弱,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因此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动力,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保证学生对知识转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组创新性构建了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在2019 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取得不错效果。
传统考核评价体系一般设定总成绩的10%~30%为考勤成绩,总成绩的70%~90%为期末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大,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只关注期末考试前死记硬背。课题组在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设计了多重考核方式和阶段性的过程考核,放大平时成绩占比,缩小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见表1)。
表1 应用型精品课程群考核评价体系各项占比
(1)出勤: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对于学生出勤不采用传统加分制,而采用扣分制。即学生无故旷课一次即从总成绩中扣除1 分,无故旷课5 次以上取消本课程成绩。
(2)作业: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每门课程均设有一定数量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若未按时提交作业或作业有抄袭现象,该作业成绩按零分计。
(3)小组讨论: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应用型精品课程群每门课程在不同阶段设置讨论题目。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抽取讨论题目,查阅资料,制作PPT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对资料查阅、知识熟练运用、PPT 讲解及回答问题情况等打分。
(4)课程项目:应用型精品课程群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融为一体,即每部分理论知识讲授后,进行实验课程,根据实验内容设定多个问题。首先,教师给定具体实验内容,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其次,教师审阅实验报告。第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修改后的实验报告进行操作。最后,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不同角度问题,学生抽取题目后现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实验的合理性、实验报告撰写的完整性、实验最终的正确性及回答问题的全面性等方面打分。
(5)应用实验: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课程除了大纲规定的基础实验内容外,另选10 个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签选择问题,根据问题类型研讨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形式可采用设计实验或文献综述两种形式,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并提供设计实验材料及药品,教师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文献综述通过维普论文检测系统查重并按照毕业论文标准打分。未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或大面积抄袭的,则成绩按零分计。
(6)笔试: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课程在期末用多种题型的期末试卷,以闭卷形式进行考试,这与传统考试极为不同。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课程最终考试内容不仅包括记忆类、计算类的题型,还包括了实验分析类、实际应用类的题型。教师根据标准答案及参考答案为学生打分。
应用型精品课程群考核评价体系已连续两年在白城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7 级和2018 级学生中实施,教师于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将上述考核评价细则告知学生,并保证该考核评价体系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每门课程均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内外多个方面的学习都囊括在应用型精品课程群考核评价体系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课程群每门课程均强调学习过程考核,在学生间形成良好竞争模式,使得平时不注重过程学习的学生不能通过考前突击取得好成绩,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且无形中转变学风和考风,形成良性循环。
(二)重视过程考核,突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均串联着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考核评价体系,即过程考核贯穿课程教学,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考核评价体系还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需专业能力的能力考核目标,突出核心能力培养。
(三)教与学之间互动,形成即时反馈。教师利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及各项考核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及学习进度给予激励或预警,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对突发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后续教学设计进行微调。
(四)考核评价结果量化,学习效果可统计分析。应用型精品课程群考核评价体系的考核项目中前五项内容均可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上进行,当课程进行一阶段或全部结束后,教师可利用教学平台将各项考核内容的明细数据和汇总数据导出,个别项目结果稍作修正后,即可得到学生在该门课程的总评结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应用型精品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摆脱传统教学中心思维,尝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行的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组根据行业需求及专业特点,不断对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评价与反馈,以达到多维度了解学生。且课程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各项考核指标,构建完整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目标,为地方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型行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