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图腾是记载神灵文化的载体。图腾是承载历史文化的标志和符号。原始部落对于部族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根本。运用图腾解释古文记载以及当时的民风民俗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期的一种现象。图腾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有很多种,则是象征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不同的图腾崇拜。
图腾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其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初生时期,自然物是图腾的原始形态。全盛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想象力逐步提高,祖先意识的逐步增强,形成了拟人兽。拟人兽的形成赋予了图腾新的形象,使图腾的特征逐渐发展为半人半兽的形象。人们对祖先的崇拜逐渐转变成为了图腾对象。
图腾的出现主要作用是可以区分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所以,图腾成为了一个族群标志或象征。之所以动物或植物可以用作一个群体的符号或符号,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一些生物肖像或自然物都与他们的民族遗产有关。原始图腾不但与本宗族有一定血缘关系同时也有其他宗族的早期制度:本宗族的图腾是与祖先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抑或是有着其他的特殊关系;每一个部落都会有象征自己的图腾;人们对于图腾的崇拜有很多禁忌,例如相同宗族不可以结婚,不可以屠杀图腾对象;图腾有一种部落人们无法触及的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同一部族有着相同图腾,有着同一图腾的人们是一个团体。
图腾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群体同另一个群体区分开来,一个族群的神话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图腾推出。图腾是一个群体或部落最重要的象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原始时期,某一些自然产生物或是一些动物植物抑或是人的画像是与他们的最原始的祖先的遗产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动物,植物或是人物画像会成为一个族群的标志或象征,也就是成为了他们族群的图腾。
色彩是对象本身具有的客观事实,不但是审美感知需求的一部分,还是审美条件中的感性材料之一,存在着一定的象征性,图腾本身对颜色并无限制,但是不同的颜色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能唤起主体的不同情感认知与心理反射,对于图腾色彩的运用,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展现尤为丰富,以其多样夺目的色彩、个性的图腾题材、繁复的图腾纹样及装饰和文化渊源的深厚而在世界闻名。刺绣、印染等技法在服饰中的运用则更大程度地丰富了图腾的色彩,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例如黑色给人摩登感的同时,也会产生压抑的感觉;红色能表达热烈,而另一面则是血腥;绿色象征生机,却也是邪恶的象征。导致这种差异笔者认为有如下两点原因:第一图腾的色彩与色彩基本特性有关,如色相不同,给人的色彩冷暖感也有所不同,红、橙、黄等暖色给人热烈兴奋之感,蓝、绿、青等冷色给人凛冽静默之感。第二则是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也就有着不同的图腾对象,当色彩与特定的事物有所联系,便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摩洛哥地区的彩绘——Henna Tattoo,则是一种源于植物叶子的特殊图腾。
形成图腾的对象有很多,比如动物,植物或是人物画像,还有一部分则非自然物或非自然现象,这其中,动物又占绝大多数,由此衍生为图腾,图腾的造型是人们在认识实践的过程中对客体形象做出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突出抽象形式美的最佳方式之一,同一图腾的造型由具象到抽象再到意象的发展,例如织绣中的半圆形纹、曲折纹、网纹和叉纹等各种花纹皆是由最早的蛇纹演变而来,所谓抽象形式美是指对具体形象的概括而直接满足于主体的需求,再如埃及的鹰图腾,用线条对其形象进行概括,这种最后形成的造型就是抽象形式美,让主体对这种美感产生直观感受,它蕴藏于图腾来源的本身,体现于由线组成的造型图案之中,不同的造型的表现式,会产生不同的美感,例如几何图形产生硬朗之美,波浪等圆滑图案产生优柔之美,不管是这其中的哪一种,其偏重点都是图腾的造型美,强调的是图腾造型的和谐美与韵律,从而活化图腾形象。
受人物审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技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图腾崇拜在各民族的表形式也大不相同,服饰的材质以及面料肌理的选用也呈现出纷杂的态势。可将图腾的运用装饰于身,或绣之于衣,或将图腾对象的皮毛制作成服装。如有些地方,用树叶或者羽毛等装扮当地所崇拜的图腾对象,亦或是取鱼皮,制作成鱼皮革并应用于服装制作的面料之中。还有民族利用银等金属制成有图腾形状的各种首饰以及头饰。图腾在不同时节运用于服装之上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夏季服装通常采用图腾的镂空手法(如图1),这不仅增强了服装的美感也可以使服装更加透气,从而提升人们穿着时的舒适感,冬季的服装则是以比较厚实的面料为主,例如毛呢,皮草等,图腾的装饰则是采用镭射切割(如图2),拼贴(如图3)或是以绒绣(如图4)的手法进行装饰,从处理图腾材质的手法以及用法上都增加了服饰的美感与厚度。
图腾作为民族文化和艺术来源的载体,在国内外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是服饰文化中不可体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现代服装中的图腾服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以图腾的图案或纹样呈现在服装之上,而是将图腾进行抽象化、符号化的归纳总结。以图腾原型为研究对象,探索图腾的来源及组成,从审美学,色彩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图腾的色彩,造型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总之,就是将创意理念运用于传统文化之上,从而将服饰设计进行创新,设计出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的服饰,利用不同表现形式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的不同图腾图案。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形象转化等手法结合手工技术和形式美法则进行再设计,将图腾的形象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
对于图腾的再设计,设计者第一可采用归纳法,对收集到的图腾进行归纳与分类,按照造型、色彩、工艺三要素分成各种不同题材和艺术象征的图腾种类。第二运用形象转化法,从颜色、形状、工艺方面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打乱进行重组,从而进行形象转化设计,将再设计的图腾与原图腾做到形似,并且使服装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达到统一的效果。图腾的装饰除了应用于服装之外,还可以运用于鞋子以及服装的配饰上,并要求与服装的设计风格与主题相协调。图腾的造型和颜色应当和服装的款式与主题相协调。图腾应当用于衣服中较为突出和显眼的位置,即使人体曲线处。将再设计的图腾灵活运用于服装之上,与服装整体廓形结构相结合,将图腾活化,使得图腾与服装的结合达到相辅相成,天人合一的效果。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将图腾的不同表现手法相结合,将日常服饰作为图腾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载体,传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图腾的表现追求于图腾题材与设计风格自然和谐,服饰材质多元化、图腾图案的色彩以及图腾的造型与服饰的设计理念融合统一。图腾的题材多元化更利于设计师对于设计主题的选择和发挥,图腾元素的转化形象在服饰中的运用主要在传统图腾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因此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突出服饰的艺术性从而弱化服饰的功能设计,追求不似中的想死,用不同的手法及工艺表现图腾元素,利用细致繁琐的工艺并结合各种表现技法,例如切割,重复,叠加等,将抽象的图腾元素进行有序的或无序的组合,制作出不同的面料肌理,使服饰的整体效果更具视觉冲击力以及服饰空间感。在服饰面料材质和色彩上和造型设计相结合以服饰的韵律感。不同的服饰面料和材质通过编织、印染等手法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再根据服饰的设计主题赋予不同的意义,不同于传统服饰的概念,形成创新的服饰风格。将图腾巧妙运用,还可以使图腾有一种运动的感觉,从而可以增加服饰的动态美,呈现了图腾元素平面与立体相互转换,相互结合的设计效果。
追溯图腾与服饰发展的渊源,可以知道图腾对于服饰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图腾应用于服饰上的情况展现了图腾与服饰的关系以及在服饰上的多元化。图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式语言,将其应用到服饰设计中并借助当代的审美观和新型的服装样式,将图腾进行夸张,概括等手法使图腾拥有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图腾不仅仅存在于物品表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设计师对于人物内心的审美感受的表现同时也是设计师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