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焱
(靖边县革命旧址保护所,陕西 榆林 718500)
小河会议旧址,位于靖边县城以东约48 公里处。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经过靖边县小河村,播下了大量革命火种,激发起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持解放军,参加革命,投身到红色运动的热情。当地人民在解放军过境时期,曾为解放队伍带路、筹集粮草、抢救掩护伤病员、保护红军标语和革命文物、报名参军、组织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发展游击武装、与国民党官军和地方政府做斗争,用行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小河会议旧址——“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起点”。1947 年,中共中央曾先后两次进入小河村,足迹踏遍12 个县境。1947 年3 月18 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于6 月9 日到达小河村,并且在这里召开了小河会议。在这个极为简陋的小山村院子里,党中央认真分析了国内战场形势,总结了作战经验,并根据战局变化调整了战略部署,确定了“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进攻,决定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二)“ 小河会议旧址”全国性的“ 红色”品牌。小河会议旧址目前是“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延安干部学院定为现场体验教学点,1997 年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 年定为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多家单位及中小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
(三)靖边县的主要红色资源遗址遗迹。靖边县现存革命遗址19 处,小河会议旧址、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天赐湾革命旧址、惠中权旧居、中共三边特委遗址、白文焕故居等。
(一)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有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陕北作为抗日战争中的后方根据地,培养出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骨干。陕北作为解放战争的根据地,掩护了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的安全,保证党中央实现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指导。小河会议旧址、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正体现了“在最小的窑洞指挥了最大的战争”。在具有丰富价值的红色革命旧址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中小学生以及其他游客,对革命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生活环境有深刻体验,进而珍惜现在的社会的稳定,生活的幸福。
(二)发展红色传统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已成时代所向、大势所趋。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我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精神为风尚,崇尚英雄、尊重模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红色传统的教育,就是把传统革命主义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境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使原本抽象、枯燥的革命历史变得更加深刻、直观。
(三)发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荣辱观
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整个社会的言传,更需要整个社会的身教。发展红色文化教育,让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亲身经历”教青少年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什么是民族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利用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来树立青少年的社会荣辱观是一种生动的教育形式,能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发扬与传承革命精神。
第一,将红色资源与红色教育联系起来。教育基地和党校合力打造两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用专业的党性教育知识武装教育基地,用教育基地的历史性意义深化党课内容。根据小河会议旧址的革命历史编写党课教材,设置专题讲座,组织专题活动。培养会讲党课的讲解员以及会讲解的党课讲师。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加进授课教材及讲解词中。新时代社会主义真正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既融合理论与现实,也感悟精神与历史。
从吕、范交恶开始,富弼作为范仲淹坚定的盟友,对吕夷简有着几乎无可化解之恨,以这样的心理,怀疑吕夷简有意在国书上做手脚在所难免,但晏殊与吕夷简共事多年,认为吕不可能有意为之,而且,在那样一个场合做和事老,为吕开脱,也在情理之中。在仁宗对吕夷简宠遇不衰的前提下,对一个于宋室不无大功之朝廷重臣,晏殊维护作为宰相之吕夷简,而不是帮着女婿指责宰相,从而息事宁人,化解危机,这才是元老大臣之得体举措。
此外,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扩大宣教范围等都是把红色资源和红色教育连接起来的积极措施。
第二,将宣教对象与宣教方式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要“区别对待”每一类游客。要清楚地区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学习者。对红色文化宣教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一份稿子讲到老”。比如,对领导干部多讲清正廉洁、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年轻党员宣扬党员的理想信念、建功立业的精神。
第三,把革命历史和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当人们听到上党课、看革命旧址时第一印象都是枯燥乏味。因此,及时、积极地调动起游客的兴趣需要不同的现代手段。创新宣教方式、打造全方位现场教学体验点是每个教育基地最重要的工作。
在对靖边县主席旧居教育教学点党性教育内涵进一步丰富的基础上,打造形成以革命精神为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涵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改变传统的展馆式、说教式教学方法,通过举办讲座、情景再现、实地导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红色党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强调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红色革命景区锤炼党性,让学员更加深入理解、深入思考,探讨问题,指导实践,使党性观念在灵魂深处扎根,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和震撼力。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充分发掘革命老区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靖边县主席旧居党性教育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上一节关于小河会议红色文化的历史课
了解小河会议召开的前后历史、背景,知道小河会议、转战陕北、整编部队。学习小河会议红色文化,添补这段历史时期不了解的空白——小河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及地位,不只是为了了解红军转战陕北,小河会议红色文化的概念、内涵、形成背景等知识。而是得到小河会议精神的熏陶,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进行课程开发要以培育小河会议精神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最终追求。
1.整理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所发生的事件,纠集成册,重点掌握毛主席在靖边小河这段历史事件,完善历史故事。整理当时蒋介石方面的具体情况,比如:蒋介石方面的军事力量,军事装备等。将双方进行比较,体会共产党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战斗的不易之处。
2.整理毛主席,周总理等召开小河会议的15 位领导人的具体资料,并进行总结,将每一位领导人有意义的故事截取,为党性教育提供素材。同时,可以适当收集一些国民党领导干部当时的作风,与共产党进行比较。
3.收集一些历史实录,影视剧作等,将其整编成集,向大众展示。以及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展示。
(二)参观旧址及中共中央在小河纪念馆
现场教学是将革命历史呈现在大家眼前最好的方式。跟着讲解员精彩的讲解,我们就像转战陕北中的一员,眼前展现的是一副副逼真的图画,让我们重新感受历史、体验艰辛,让我们用心咀嚼和平的珍贵及战争的残酷……
然而,现场教学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在靖边的故事锦集,以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定期推送,持续更新。通过采访小河当地的老人,请他们回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的情景,并分享自己当时的亲身感受等等。这些经过深入挖掘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宣传材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制作3D 旧址网站,足不出户便可身临旧址本体,配上专业的党课背景声音,感悟革命精神。
(三)瞻仰革命烈士陵园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用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辞,为先烈献花圈、花篮。展现眼前的是战役中那场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一幅幅历史画面,敬意心中升起,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四)红军长征体验课——重走转战陕北路、缅怀革命先烈
穿红军服,吃红军饭、重走红军路,缅怀先烈。小河会议旧址门前集中,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可以组织徒步3.6 公里或负重3.6 公里,感受“小长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山路穿梭活动,带领导员干部爬山等。此外,重走的路线有: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小河会议旧址、天赐湾革命旧址等几条可选路线。不管你对征途的描述是悲壮的还是伟大的、是艰险的还是苦难的,也不管你从理论上对革命理解得多么深刻、对转战路线有多么的熟悉,如果你没有实地走一走,亲身去感受、去体验,那你的理解总是不全面的,你的认识总是肤浅的,你永远感受不到红军长征的艰险与苦难。要走好新长征之路,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像先辈们一样付出更多的艰苦和努力。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记载下我们创业的足迹。
(五)纪念日、节假日开展红色宣教活动
铭记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利用纪念日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在重要的纪念日利用媒体、文化等无形的力量,不断地传播红色教育文化资源,结合旅游景点,形成多种宣传模式。以小河会议旧址为例,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来到小河时是1947年的6 月9 日,每年的这几天,都可以举办一些纪念活动,扩大影响,促进人们大众对转战陕北革命历史的了解。再者,当时在小河居住过的革命先驱(如毛主席、周总理等)的诞辰等纪念日也是很难得的开展宣教活动契机。
总之,在红色统战资源、文化资源的利用上着眼未来,考虑长远,重在加强开发程度、培养高端人才、开设专业课程、形成系统化发展格局,以此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