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提升新闻采访工作效率

2020-12-08 15:18:34杜莉莉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杜莉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融媒体中心,广西 凭祥 532600)

引言

对观众来说,观看电视新闻时最为关注的就是新闻的细节和来龙去脉,这也反映出新闻采访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很多记者由于采访方式不恰当,导致采访效率和质量低下,这也是新闻采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记者应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采访水平,为观众贡献更加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

一、为何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第一,一方面由于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突发事件,为了保障新闻时效性,让观众尽早获取新闻的大致情况,很多情况下新闻记者的采访准备工作并不充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前电视记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缺少经验的记者在采访前对于受访者并没有大致了解,自然也就不会针对受访者做针对性的准备工作,采访时显得比较仓促,难免给人带来不专业之感。

第二,采访中的另一不确定因素就是受访者。部分受访者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不善言谈,在受访时容易出现紧张、说话不顺畅等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不能清晰地做出回答,导致采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记者采访时,受访者有时也会抓不住记者提问的核心,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即便采访能够进行,其价值也变得较低。部分受访者由于其它因素不愿意配合采访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二、新闻采访中提高采访效率的方法

(一)要消除采访现场的紧张氛围

绝大多数受访者和记者此前并未谋面过,陌生人之间产生紧张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紧张氛围往往会影响采访质量。为了让受访者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记者应该先和受访者适当交谈,询问一些和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帮助受访者熟悉环境和氛围,让受访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接受采访,才能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特别是到农村采访时,很多村民都是第一次面对镜头,因此记者就可以和村民们拉拉家常,从村民们熟悉的事物谈起,拉近记者和村民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采访也是一项很有乐趣的活动。例如有一次去采访有关土地转让的事件,记者首先到当地种植户家中采访。到了村里,记者见到一位村民,就问道:“老乡,我们是电视台记者,能不能到你家里看看啊?”这位村民欣然同意,带着记者到了自己新盖的家里,记者夸这位村民的房子盖得漂亮、洋气,和村民拉着家常,气氛轻松和谐,此时记者再采访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事项,这位村民就畅所欲言了,采访效果非常好。

(二)要注意发掘事件中的细节

记者都希望自己的采访能够与众不同,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往往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主要还是大部分记者并不重视细节挖掘,导致新闻采访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大部分新闻事件并不是惊天动地的,而是比较普通、常见的素材,高水平的记者往往能够在平常的素材中发现闪光点,旁敲侧击,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掘线索并持续追踪下去,发现新闻事件其他有价值的部分。对于记者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敏感度,才能做到对新闻事件全面、深入的发掘。

(三)采访的方式要恰当

合理的采访方式不仅可以让受访者乐于回答,还能有效提高采访质量。提问的问题要避免“假大空”,应该和新闻事件联系紧密,同时,提问的内容要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这样受访者的回答才能更加准确和权威,有效保障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要注意提问要尽量客观,不能带有太强的主观意识,因为采访活动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而不是记者自身的需求。多提问具有深度的问题,对于新闻事件的挖掘不能浮于表面,善于倾听,让观众能够看到新闻事件深处的部分。采访收尾阶段,记者要做好整理工作,对采访内容进行复核,询问受访者关于此次采访有何建议,帮助记者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访水平。

(四)受访者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

尊重受访者是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采访中不能肆意打断受访者讲话,如果不认同受访者意见,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出,在整个采访工作中,都要坚持人人平等的理念。当出现问题时,记者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给予别人宽容,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责任,对于年轻记者来说更是如此。

三、电视新闻采访的一些技巧应用

(一)充分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如果在采访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对新闻事件、受访者本人缺乏了解,在采访时就会陷入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局面。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可以充分借助网络的优势,在采访前查阅相关资料,大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受访者在事件中的角色、受访者性格等,发掘更有价值的采访角度,合理制定采访方案,确保采访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而不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恰当转变提问方式

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最常用的技能,是双方沟通交流的载体。如果提问方式不恰当,可能会引起受访者反感、不耐烦的情绪。在面对不同采访对象时,记者要注意转变提问方式,例如采访对象比较内向、不善言谈,记者就要循循善诱,减轻受访者的紧张情绪;当受访者性格直爽、大方时,记者就可以按照预定方案直接提问。这对记者的现场应变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三)敏感话题的采访方式

谈及敏感话题是导致很多采访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的一大原因,对于这类话题的采访,记者自己比较紧张,而受访者往往也有一定的戒备心。因此记者就要采取恰当的采访方式,可以先提问与敏感话题相关的敏感度较低的问题,减轻受访者的戒备心理,并逐渐向目标也就是敏感话题靠近,让受访者在轻松的心态下谈论敏感话题,达到采访目标。记者也要多注意观察现场,找寻恰当的角度去发掘信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在新媒体时代应该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采取恰当的采访方式和技巧,注意发掘新闻事件的深度价值,提高采访效率,为观众贡献更加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