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亚娟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国企的内部审计是确保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着促进企业自我调节的重要职责,是三大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企内审的质量控制关系着企业未来的目标和发展,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需要明确内审部门的各项职责,要求内审人员根据相关政策和程序来规范审计行为,同时将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进行技术优化,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将各项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实现目标。
国企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企健康持续的发展。因而,为了使这些不良因素得以克服,需要开展国企内审质量控制工作,对不良因素早发现、早解决,对其进行控制和消除,从而使审计工作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从长远来看,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国企进一步发展。
国企中各部门工作的开展,需要讲究效益最大化,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则依赖于成本的降低。因而,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益,需要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控制,进而缩短工作的时间,降低工作成本,从而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对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部分国企不具备完善以及健全的内审制度,在对内审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经常不具备明确的控制标准,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内审工作,这样国企内审工作表现出一片混乱。国有企业因为不具备详细的审计规划,这样审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将无从下手,审计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以及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逐渐突出,企业对内部审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强化审计工作质量有助于企业会计行为的规范,合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国企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相对较弱,依附性强,在机构设置中,需要与纪委监察机构合署办公,或者隶属财务部门,亦或设置独立审计机构,因而,在实际运作中会出现多头指挥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审计工作必须科学严谨,保证审计结果真实有效,为此需要国企内审工作人员要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同时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现阶段存在部分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问题,对待审计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缺少对审计知识的学习,当审计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致使审计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此外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审计人员谋求私利,在审计工作中出现失信行为,不仅造成国企内审质量的降低,还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这是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结果。
国有企业如果想要提升内审工作的质量,那么构建健全的规章制度极其重要。所以,国企负责人必须对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此同时,内审工作的控制标准,这样内审工作者的行为就能够得到约束,进而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内审工作,这样国企的经营管理将会更加系统、科学以及规范。除此之外,内审工作还会在良好的环境下顺利展开,从而促进国企稳定发展。
审计可以说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而审计质量却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部分,科学的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控制问题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和效果。为了使内审机构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国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具优势,需要对内审机构进行合理设置。可以在董事会领导下对机构进行设置,同时,也可以通过审计委员会对其进行设置,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在确保国企内审机构独立性以及制度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进行提升是极为关键,在国企内审质量的控制工作中,必须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同时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保证审计工作真实性准确性。相关的管理部门定时组织培训课,利用好社会资源进行学习,加大各企业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将企业自身的不足支持进行弥补。
总之,国企内审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的科学操作方法、审计的各级流程等多方面来优化审计质量控制,使整个操作过程、控制手段都合理有效,保障企业内审工作落到实处,使审计监督和控制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帮助企业有效评估和科学鉴别项目潜力,使企业的资金可以得到最大化地利用,更好地帮助企业降低风险,使企业可以稳定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