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分析

2020-12-08 15:18:34王艳琢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王艳琢

(吉林省农安县巴吉垒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200)

施肥技术的应用会对农作物的生产,以及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可见,施肥技术是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中采用的施肥、灌溉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施肥技术打破了传统施肥理念,开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

水肥一体化就是通过对压力系统进行应用,将液体肥料或可以溶液液体中的固体,依据土壤养分的具体含量,以及农作物种类对于肥料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依据一定比例,制定液态肥,利用管道、滴头构成一个系统,通过滴灌方式,实现对农作物的施肥、施水,从而使农作物的在生长期间能够接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1]。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在具体应用的优势

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肥均衡

传统追肥和胶水方式在农业中应用,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不均匀,经常会出现养分不足或者过剩现象,这会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而通过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严格依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水肥供给,进而确保农作物的能够正常成长。

(二)省工省时

传统灌溉方式在具体应用时,会浪费大量的物力、人力,而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只需要通过对计算机进行操控,就能够完成农作物水肥灌溉,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人工作业量[2]。

(三)省水省肥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直接将养分输送到农作物根部,这可以使肥料利用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控制病害

农作物许多病害都是通过水、土传播。而通过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土病害的有效预防,尤其是在大棚中种植农作物,能够降低大棚内湿度,进而达到降低大棚内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确保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

(五)控温调湿

冬季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完成对农作物生产期间,农作物的浇水量,可以有效降低湿度,而且能够使地温得到进一步提高[3]。采用传统沟灌会导致土壤板出现通透性差、出现板结等各种问题,这会导致农作物植物根系在生长期间处于缺水情况,这发生而沤根情况,而通过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实现对浇水量的合理控制,确保水量的合理性,这能够避免农作物出现黄叶、沤根等各种问题。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推广历史已经超过了60 年,在我国发展也超过了20 年,水体一体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溃泛区域,该项技术应用优势十分显著。

目前,水肥一体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其在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共性公用技术,在世界现代农业中得到了的充分的共识和认可。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中一项革命,现阶段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成为了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增产增效

1.对于不同农作物的产量能够起到一定增幅效果,对于部分农作物增产量甚至能够达到数倍。

2.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灌溉技术相比,前者可以节约水量约50%,特别是针对一些林果作物,节水效果更显显著,同时,肥料利用率也能够提升20%,这也就减少水肥应用量,能够减少对土地的污染。

3.能够大幅度提升灌溉、施肥质量,可以提升农作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要点

以微灌溉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针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各种农作物,可以采取全过程水肥高效管理。

1.微灌溉技术

依据农作物种植作物栽培的具体特点、地域气候的实际特点、耕地地形条件、动力情况等各项内容,设计出一套实际情况相符的微灌系统,在农作物种植时,对该系统进行应用[4]。

2.灌溉决策技术

依据种植的农作物具体种类、栽培特点、地域气候变化情况,以及农作物在生长期间对土壤、水的具体需求,对农作物在生产中对于水的实际需求水平进行精准判断的一种技术体系。

3.营养诊断技术

农作物在实际生产期间,长期需要肥料养分的支持,在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应用,要对农作物生产需要的养分进行判定,进而确保农作物能够得到合理的水分和养分的支持。

(三)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

1.依据水源、耕地情况、农作物生长情况,制定微灌溉系统,这是确保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得到合理发挥的基础。

2.农作物种植、生长期间,要做好灌溉、施肥决策。

3.依据测土配方制定施肥方案。

四、结语

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先进的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对原有土壤底肥不足情况得到弥补,使农作物能够吸收到土壤中没有的元素。通过对有机肥的应用,可以使土壤具有活性,减少土壤中盐碱化、板结的形成,进而为农作物的正常成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