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番茄育苗技术研究

2020-12-08 15:18:34孔祥凤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孔祥凤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黄鱼圈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229)

温室大棚番茄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想保证温室大棚中种植的番茄能够健康成长,提升番茄产量与质量,必须要做好分析工作,确保采用的育苗技术的合理性。

一、番茄品种选择

冬天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低对于番茄的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要想做好番茄种植,确保种植的番茄产量能够达到要求标准,要选择叶量少、株型紧凑、叶色深,适应光照弱的番茄品种。同时,还要在该基础上,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番茄品种。

二、苗床准备

设计好苗床按摆盘宽度,要以面积率用最大为最佳状态,通常来说,宽度为3.0m。在每个苗床要开条小沟,小沟的深度为0.2m,宽度为0.3m,这种规格的小沟,能够方便喷水时,多余水流入到小沟中,然后整理苗床,实际整理期间,应当将苗床整理成两边低、中间高的斜平面,最后将地膜铺在苗床上[1]。

三、浸种和催芽

(一)浸种

浸种的目的就是消除病毒与寄生虫,去除掉劣质种子。播种前浸种可以采用热水,也可以利用消毒液完成,大量实践经验结果表面,播种前,通过浸种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番茄成长期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二)催芽

经过浸种后处理的种子,不需要晾干处理,利用塑料袋装经过处理的番茄种子,将其放置在25-35℃环境中,时长在3-5d,然后便可播种。

四、番茄苗期管理

(一)控制温度

番茄苗出齐后,要做好控制温度。温度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白天,在大棚内将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

(2)基质,温度控制在16-22℃。

(3)夜间,温度控制在12-16℃。

大棚中番茄幼苗出齐后,必须要对大棚内的具体温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番茄出现徒长,或者由于温度过低,引发病害等问题[2]。

(二)控制湿度

番茄出苗后,要以依据外界天气和基质含水量具体情况,清晨胶水,傍晚补水,浇水时要应当以浇透为标准,保持基质处于潮湿状态即可,不得浇大量水,避免对番茄幼苗造成伤害。对于种植放番茄的温室大棚来说,应当将温室大棚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该湿度范围能够有效预防番茄在生长期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如果,湿度过大,则要采取措施对温湿大棚进行通风、降温,进而使温室内大棚湿度始终都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确保番茄正常成长。

(三)改善光照

番茄幼苗生长后期,高给予番茄幼苗足够光照,确保番茄幼苗在生长期间能够顺利开展光合作用。温室大棚中进行番茄种植时,要做好覆盖草帘作业,在确保温度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基础上,尽量早揭草帘,晚盖草帘,使番茄幼苗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3]。幼苗在适温度遮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徒长情况,这也是相关作业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项内容。

(四)病害防治

番茄苗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的立枯病和猝倒病,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会对番茄幼苗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会降低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在番茄幼苗病虫害防治期间,不仅要加强管理,而且还要利用减少浇水、放风次数,创造一个适合苗床温度的有效措施,进而实现对番茄苗等各种病害的预防。作业人员要对温室大棚中的番茄苗的成长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一旦发现存在病害的番茄苗株,要及时将其拔出,避免发生交叉传染,导致番茄苗出现大范围病害。

大棚温室中番茄病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番茄幼苗出齐后,可以采用50%多菌灵400倍液、75%百菌清600 倍液、独杀 1000-1500 倍液喷药,实现对番茄幼苗在成长期间出现的各种病害的合理预防,一般来说,每隔7d 进行一次喷药,喷药要持续2-3 次。同时,在农药喷洒时,最好经常更换农药种类,确保农药的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4]。

(五)补苗、移栽、定苗

补苗能够将苗盘双株取单株补到空穴内,也能够预先将苗床上育好的苗补载道空穴盘中,确保每一个穴盘都有苗,进行苗补栽时,要随补随浇,如果光照强度过大,要利用草帘间隔,进行遮荫。在进行补栽和移栽苗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定苗作业,确保每穴单株。

(六)炼苗

幼苗定植前7-10d 内,采取少量浇水、降低苗床温度等各种合理的措施,提高幼苗移栽后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而使番茄幼苗移栽的成活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种植需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进行炼苗时,减少水分要逐步开展,不得一次发生大幅度改变,以免幼苗发生死亡。

五、结语

培育番茄幼苗期间,各项因素都会对幼苗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科学的幼苗培育及合理的管措施,能够提升番茄幼苗质量。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壮苗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要远高于质量较低幼苗,若幼苗质量低,不仅会降低成活率,而且还会导致劳动力提高,这会降低种植番茄农户的经济收益。因此,要提高对番茄幼苗栽培技术的重视,做好培育,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