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田玉特征及玉雕工艺

2020-12-08 15:18:34王林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王林

(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品德轩玉雕工作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和田玉的特征

(一)和田玉的分类

和田玉以其柔和与颜色的独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和田玉由于不同的颜色,对其自身价值也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衡量和田玉质量时,常常以颜色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和田玉由于颜色的不同,有黄玉、碧玉、青玉、白玉、青白玉以及糖”玉、墨玉之分。

和田玉还有着不同的产地以及不同的外形,又有籽玉、山流水、山料、戈壁玉之分。玉石在中下游河床分布的称之为籽玉,由于玉矿历经冲刷剥蚀,向下游搬运而形成。籽玉通常较小,主要表现为光泽的卵圆形,具有较好的质量,而且形态自然。玉石经过洪水或者冰川搬运形成山流水,和原生矿非常类似,玉石比较光滑,存在次棱角状,个头相对较大,主要分布在中上游河床上。玉石经原生矿床开采过来称为山料,有着不同的形状,而且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棱角。玉石经过洪水和冰川搬运到戈壁滩上,称之为戈壁玉,这种玉石历经很长时间定向风吹以及砂石打磨,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存在于刺棱状表面,小坑非常的光滑。

(二)和田玉的化学成份

透闪石(a2mg5[si4O11] 2(oH)2 是和田玉的主要化学成分。CaO-13.8%,Mgo-24.6%,Feo3%Sio-58.8%,H2O-2.8%是其主要化学组成,铁不存在于纯净的透闪石内,但一般而言,Fe 不同程度的置换Mg,而且透闪石不断过度向阳起石。

(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

透闪石,阳起石矿物是和田玉的主要组成,特别是透闪石具有更高的含量,结构特点主要为交织状,纤维状和毡状,磷灰石、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相互伴生。细腻、洁白、纯净的玉质,具有很少的伴生矿物,矿物有着非常小的颗粒。

(四)和田玉的物理性质

a、硬度与韧性:和田玉具有很高的硬度,通常能够达到6.5-7,然而,由于不同的玉质以及不同的颜色,在印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和田玉中正是由于毛毡状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韧性,不容易出现开裂和破碎。

b、透明度:观察和田玉的透明度,对于和田玉鉴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们常常将灵地、水头来表示其透明度。充足的水头则说明和田玉具有非常高的透明度,相反则没有水头。

c、光泽:和田玉具有非常柔和的光泽,有明显的滋润感,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和田玉的表面还有一层油脂,温润尔雅。

d、密度:由于不同类型的和田玉,在密度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同,白玉通常达到2.922g/cm3 密度,墨玉一般在2.66g/cm3 密度,碧玉和青白玉别为3.006g/cm3、2.976g/cm3。玉越青越具有更高的密度,因为其中铁含量对其印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墨玉却不是这种情况需要特殊对待。

二、玉雕工艺

就当代玉雕工艺而言有复古和尚古特点,并不代表主流与非主流,有着人文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时代特征以民主性特征较为明显。能够将自然与生命的感召和共鸣体现出来,将明道的艺术方向指出,这是玉雕工作者最大的艺术使命。

意向美,精神美是古代玉雕艺术主要的追求,具像表意非常突出,根据我国文化特点,思想家以及先哲思想属于高层次。民俗当中展现的一些观念,认为万物皆有灵气,崇拜天地。以至于象征表意手法在古代玉雕当中应用较多,进入明清时期,玉雕技法更加追求精巧以形造神,同时由于兴起的人画,人以及世俗欣赏,玩弄、把玩等方面的演变,避难在士大夫们政治生活当中的影响,玉雕玉树不断向柔和润美严谨,经典方面转变,于现代美学相超脱,贵族古典化,文化气质体现士大夫雅趣。在和田玉当中特别是羊脂玉有着非常昂贵的价值,它的材质非常纯美,和统治者的思想相迎合。依照工艺美术史进行分析,在史上玉文化有着魅力的身影,就如《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言,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说法,这在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价值标准于造物原则。这是文化精神在我国古代形而上,“器”受到“道”对于形而下的制约。正因如此,使和田玉雕工艺得到了创造,并逐步发展成为艺术精华,并为后代玉雕工作者在传统玉雕基础上的创新留下了难以逾越的沟壑,当代玉雕工作者必须要逐步转向现代艺术,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对于工艺美术而言,是通过技术来进行思维,并研究利用技术,创作工艺美术思维,不仅包括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同时,技术思维也得纳入其中。在工艺美术当中,玉雕艺术是重要的组成,能够将玉雕物像再现出来,可以将人的审美观念以及思想意识充分体现,将物人化。针对于创作者,应当在物质当中加工展现其观念与思想,即通过人的物化,是两者更加的完美,提高作品感染性。对于经典的玉雕作品进行创作,实质上就是体现“人化”、“物化”,将时代性突出的典型新观念,新思想展现出来,在艺术范畴当中,玉雕艺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要对玉雕艺术创造当中的创新规律以及继承规律认真遵循。

玉雕所追求的是工、艺、品三者俱佳的玉雕的艺术精品。玉雕作品价值的高低还取决于作品的构思,制作的手法和材质等因素,可分四个部分来探讨:材质的优劣,做工的精良,文化的内涵和艺术的表现。材料的优劣和做工的精良是基础,而文化内涵和艺术的展现才是玉雕的灵魂。如果刻意追求玉的色级、大小而放弃工艺和品位就容易进入认识的误区。

我认为只有集工艺精细、文化内涵、视觉享受和保值为一体的玉雕作品,才可称为艺术品,并列为收藏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