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研究

2020-12-08 15:18:34蔡晶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蔡晶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在班级环境之下,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对学习技巧进行细致的探究与讨论,在分享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语文教师要积极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运用分组教学的模式,研究组织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找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契合点,促使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以小组开展学习通过互相信赖,互相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法派的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以及态度得到升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1]。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最基础的方式就是将班级内的全部学成分成几个势力均衡的小组,按照合作原则,让学生以小组作为学习的中心,在组间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探究,要求学生依照自身的努力,运用公共资源,促使学生能够在互帮互助之下显著提升学习效果。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关键就是合作,教师在全方位的了解班级内学生的状况之后,依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组,从而保证组内的学生能够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探究提升语文基础素养与技能的措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分层教学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从而保障分层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以便于各个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教室。需要将语文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等各个层面进行细致的了解,从而保障分层的合理性。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文学素养采取合理的分层。班级内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能力有所不同,些许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非常喜欢,思维较为灵敏、掌握能力相对较强[2]。教师按照学生的思维性以及语文知识内容掌握能力,相将其分为较强、一般、较差三个层次,从而促使组内的成员分配合理,为日后的教学环节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深挖教材,学习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这些传统文化都对高中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具体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3]。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张衡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先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朗读,并且要求各个组内的学生都根据文章的理解,划分段落,归纳总结每段的段意。通过组内的学生认真分析和详细理解,将此文章大致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张衡的个人品格和优秀文采,同时显示出了张衡苦心钻研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第二部分将张衡的个人成就进行了广泛地展示,并且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一些重大的科学发明,最重要的是赞扬了张衡淡泊名利的品质。第三部分展示了张衡的政治才干。而这些文章内容和知识点全都让边疆的高中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学习和丰富了优秀品质和精神。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可以在深挖教材的过程中,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有效的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设置合理问题,引导教学

语文课堂是教师引导高中生学习语文和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基地,大部分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不同于中小学,有着更为深刻的教学意义,知识点也相对偏难一些。因此,语文教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深刻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劝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率先运用合作教学的模式,可以先导入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古乐府诗《长歌行》,其中的诗句是大部分高中生全都认识和理解的,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后,教师要重点引导高中生对题目中的“劝”字进行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在高中生合作学习、认真思考以后,有的组内高中生说,“劝”就是激励的意思。整篇文章就是要激励人们去不断地走在学习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学生也领悟到了学习的真谛,促进自身高尚品德的形成,不断更新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他人谦虚的品质和好学的精神[4]。

结束语

综上,高中阶段学生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成年人的行列,因此,此时正是高中生巩固自身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中教师同样不能忽视高中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需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合作学习的情境,并且结合具体的传统文化以及精神内涵,让高中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相关语文知识,并且有效渗透相关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