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编制的思考

2020-12-08 15:18:34李旺兴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李旺兴

(湖南省地矿局四O 五队,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 416000)

引言: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地质勘查单位的实力也逐渐增强,但是,我国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后勤保障标准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这不仅影响到了野外地质工作质量,还会威胁到野外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因此,地质勘查单位应结合现有标准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完善和修订标准,进而有效提升单位后勤保障能力,促进单位安全和文明建设。

一、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编制现状

最近几年,地质勘查单位为了可以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工作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相关单位开始对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并制定了相关标准和管理制度。但是,现阶段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中,特别是在通讯、住宿、餐饮、医疗、文体活动等方面,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相关工作人员的野外生活仍然较为艰苦,缺乏后勤保障标准[1]。在该情况下,地质勘查单位需要注重后勤保障标准编制工作,结合单位文明和安全建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

二、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编制策略

(一)顺应形势发展,对标准定位进行明确

在地质勘查单位中,编制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主要是为了提升后勤保障装备水平,对野外地质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进而保证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行地质工作,进而促进地质勘查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编制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的保障对象为所有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在编制标准时需要把该工作定位成为地勘行业的行业标准建设[2]。在编制过程中,地质勘查单位需要注重文明建设和安全建设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要求相关人员利用标准不断规范工作和加强内部管理,进而充分发挥出创新管理、推进工作等积极作用。

(二)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后勤保障标准研究

地质勘查单位应积极主动作为,集聚合力,加强对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的研究力度。特别是针对地质工作野外项目部职工的住宿、餐饮、通讯、交通、医疗、问题生活等方面,注重这些方面的装备条件研究。在该过程中,基于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管理标准和实施标准,进而编制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作业类型等因素影响下的差别化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装备标准,进而有效提升单位野外项目部建设标准性,提升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

(三)结合相关规定,保证后勤保障标准面面俱到

地质勘查单位在编制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时,需要考虑到野外地质作业人员在工作、生活中涉及到的保障内容,需要涉及到多种类型地质工作基本要求,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等等。与此同时,在编制工作中需要严格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到则和标准化工作手册相关规定程序与方法,其框架应包括标准适用范围、标准引用情况、必要的专业术语与定义等;标准的核心部分,可以根据标准特点,划分成为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总则、野外项目部建设基本原则、结合自然地理地形类别划分成为陆地和海洋以及航空领域和四个部分。其中,在每个部分中需要包括野外项目部职工的住宿保障、工作保障、医疗保障、餐饮保障、文体生活保障、应急救援保障、车辆保障、个人防护保障等。

(四)积极主动宣传,注重后勤保障工作经费充足

在地质勘查单位中,想要有效提升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水平,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为基础。现阶段,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中,并没有对经费标准进行明确,并且缺乏稳定来源。因此,地质勘查单位可以加强宣传和呼吁力度,争取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环境是非常艰苦的,进而使国家可以在野外地质工作职业安全健康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与此同时,可以从行业宏观调控与管理层面入手,在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中,对野外地质后勤保障装备经费科目进行明确,制定出差异性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经费标准,有效促进单位文明和安全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地质勘查单位中,注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编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单位后勤保障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野外地质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地质勘查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勘查单位需要给予后勤保障标准编制工作足够的重视,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实际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后勤保障标准,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开展后勤保障工作,进而有效提升单位文明和安全建设水平,有效提升野外地质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