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分析

2020-12-08 15:18:34李彦平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李彦平

(济南章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200)

引言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管理模式来看,模式单一,而且管理的内容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企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其决定了企业的总体收益,对企业内部资源调整以及管理结构优化都有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要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一、“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一)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日常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收集到海量数据,这些大数据可以作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潜藏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向“量化”方向转变。在“互联网+”时代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大数据,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地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以便更好地培养人才,利用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职,使其更好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员工日常社交对企业形象存在潜在影响

在“互联网+”背景下,员工日常社交日趋个性化,各种社交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等,为企业招聘、沟通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企业员工在对自身情况进行倾诉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将企业的形象通过社交平台反馈给外界。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应给予员工社交足够的重视,避免员工在开展社交过程中,损害到企业的形象和利益,此外,可以将员工日常社交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宣传方式,拓宽员工的招聘渠道,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适当地管理和引导员工日常社交,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企业宣传工作,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性要求更高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企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跨界思维,在这种状况下,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拓宽知识面,不仅需要熟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对于互联网思维、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有所涉猎,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设置岗位,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和完成企业工作要求、决策和管理等内容。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环节都能更好完成,必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化各种规定,制定从招聘、培训到员工薪资待遇、奖惩激励等各项制度。在每个环节都制定明确的制度,确保各环节要求由具体的部门及人员落实,在企业内部形成约束力。各部门人员配置和薪资待遇都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有关,所以各企业要定期召开会议,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各单位代表参加并提出意见建议,整合意见完善管理体系。在体系完善之后要快速把信息更新到单位的官方微信、微博和网站,确保各员工能迅速获知相关信息。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制定更详细的权责和任务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员工的具体工作,避免责任纠纷。把员工聘用、调动、处罚等信息准确记录,给管理者提供决策。为确保管理的公平性,必要时可要求第三方进入调查,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也是优化企业管理的机遇。

(二)构建合理组织架构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让员工达到其工作目标,采用处罚或批评的方式来激励员工。但在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应重视人性化管理模式,考虑到部门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再倾向于隶属性、约束性关系,而是成为被委托者与委托者之间关系。因此需强调管理层面的柔性模式,贯穿人性化理念,以人为本的制定激励模式,让员工的技能价值真正展现。由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架构倾向于直线性管理,由上而下的展开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等级性较为明显。在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必须更体现出和谐状态,满足企业的长足发展需求,打破层级之间的约束,让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变为合作关系。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为人力资源管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该模式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发展局势,改变了传统单向管理模式,注重人才的培养,全面打造综合性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还拉进了员工与管理人员的距离,实现双向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体现多元化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拉进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带动企业经济发展,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