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强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政府,山东 聊城 25211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追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人们的文学功底也会得到增强。当然,当地政府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强化群众对文学的认知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中投入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在部分工作环节中存在着问题,这不利于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无法有效的普及全民艺术。
通过分析当下的情况,我国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时间比较短,部分工作仍然停留在探索的阶段,为此,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再加上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这导致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开展没有了方向性,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开展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目的在于让群众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提升群众的艺术修养。为了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防止活动出现形式化的现象,并且要将资源都充分运用到活动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国家在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事业中所付出的努力,以此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会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甚至有的地区还专门成立了文化馆。从表面上来看,文化下乡活动和文化馆的建设会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实则不然,这样的活动过于流于形式化,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并且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理想。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文艺创作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为此,不管是选择文艺活动的内容,还是选择文艺活动的方式,要尽可能凸显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此外,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群众文艺创作的激励机制,并将新的时代元素都融入到这一激励机制中,这一做法有助于推动活动的发展。为了能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下乡活动中,我们要创新思想,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当前,活动形式的单一影响到人民群众参与文艺创作与全民普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活动形式的单一性还会影响到活动的有效性。
做好引导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有效的引导各项活动,才能为群众文艺创作与全面艺术普及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要在有效的引导下,不断完善活动结构。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参与活动的主体,然而,文艺活动的内容却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为此,各个地区的政府要做好市场调研,在此过程中挖掘本地区的特色,寻找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并将本地区的特色通过文艺活动呈现出来。这样的活动具有独特性,更符合了群众文艺创作与全面艺术普及活动的初衷。
目前,从投资力度上来看,国家已经在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投入较多的资金,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许多资金没有运用到关键地方,甚至有些活动的内容并不符合相关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关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从小事抓起,确保群众文艺创作与全面艺术普及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前,还要定期培养培训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并且不断优化辅导工作。当然,还要进一步建设群众文艺活动品牌,让群众文化活动从本地区走出去。与此同时,还要从其他地区引入群众比较感兴趣的文艺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从而达到推动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发展。当地政府还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出发,利用物质、精神这两个方面奖励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热情激发出来。
我们知道,为了能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联系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以,我们要创新活动形式,确保文艺活动的多元性、多样性,要让活动适应各个年龄段的群众,提高活动内容广度和深度,增强它的艺术性、审美性,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情感上产生共鸣,逐渐提高国民对艺术的认同感。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文化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开展群众文艺创作与全面艺术普及活动既推动了文化自信的建设,又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一活动的举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自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多个领域已经取得耀眼的成就,当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要着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