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生物化学属于现阶段各个生物学科进行详细的基础内容,但是又属于是整个生物学科能够发展的前沿,相应的知识密集度非常大,研究内容十分详细,理论性和实践性也十分显著。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性不断增强,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改善趋势非常的显著,因此各高职院校分别进行扩招,相应的生源质量必然会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的基数变得非常大。为了给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其学习的效果,必须要注重学习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改变。对于我们高等职业院校近两年招收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比较能够发现他们的成绩差异非常大,从200分到400分都有所涉及[1]。而且在进行生源吸收的时候相应的文理科区分也不显著,文科生的数量相对来说要更多一些。这样的学生背景对于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是比较消极的。在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这门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在相应的改革过程中我校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优化教学内容,在教材内容取舍上贴近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满足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以期能够培养出具有实践和理论双丰收的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的需求。
在进行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英文全称为Lecture based earning,英文简称为LBL),是我国教育史上固有的一种模式,往往是以老师的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相应的教学效果并不好[2]。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应用,则成为了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借助以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驱动教学,将教学的内容转变成为解决任务的模式,就好像游戏里面的升级打怪一样。老师以完成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为主要线索,然后把教学内容精巧地设计在每一个任务中,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促进每一个小组尽快完成学习任务。PBL教学法(英文全称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英文简称为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3]。这一模式的应用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在进行实际的授课之前应该备课,在此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转换,一般需要3-5个问题即可,然后布置给学生,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解答。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要先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随后老师进行评论和分析,重点比较每个同学的答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督促大家相互学习,以他人之优补己之短。
在我国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应用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这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常规性教学模式,和一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它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然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彼此竞争和合作,以此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和任务[4]。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去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策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对于进行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学生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应用极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
为了能够使得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性更加显著,特此选择广东省广州市某一高等职业学校为实验点,以2018级生物化学专业中两个班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这100位学生中全部都是女学生,年龄在15~21岁之间,有78人属于初中学历,12人属于高中学历未完成阶段,10人属于小学学历和社会经验并存,相应的学习时间为3年。这100位学生在进入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制、教学大纲、培养计划都是一样的,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生物化学》为主要教材。 在对照组的50位学生中,平均年龄为16.3±0.8岁,生物化学专业课成绩平均为33.26±3.65分;在实验组的50位学生中,平均年龄为15.8±1.5岁,生物化学专业课成绩平均为36.51±4.21分。上述这些指标的相关数据在统计学意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是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符合标准。
对于对照组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下节课传授什么内容,不做强制性地让学生学习。而针对于实验组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求对这门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解,一般是每次课安排一个或几个任务;PBL 教学法则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自主、灵活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借助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用[n(%)]表示,借助χ2进行检验。
在对照组中,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的得分为35.2±5.7分,生物化学专业知识考核的得分为37.4±5.8分,临床实践操作得分为36.6±6.9分;而在实验组中,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的得分为42.6±5.3分,生物化学专业知识考核的得分为44.1±4.8分,临床实践操作得分为43.6±5.9分。这其中,三组考核指标之间的t值分别为6.162,、5.816、5.326。而且上述这些指标的相关数据在统计学意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因此是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且符合标准。
在实验组中,学生对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应用的满意程度为95.24%;为在对照组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教学满意程度仅为73.81%。上述这些指标的相关数据在统计学意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因此是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且符合标准。
总而言之,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相应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对帮助学生的技能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它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进行技能的学习和模仿,对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不会起到一定的制约性,而是极大化地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而且在本文所涉及到的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学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应用,能够看出来其成果是显著的,相应的生物化学学习效果明显。而且任务驱动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思想,让学生体验到了较强的尊重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高等职业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