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2-08 11:08:19
魅力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油麻镇第一初级中学,广西 贵港 537100)

兴趣教学法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下诞生的新型教育方式,兴趣教学法在各个学科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学科,不仅作为学生初升高之路的考试科目,更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成健康的心理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教学优势

初中生正处于刚刚开始树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对于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具体,加上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学校,学校为学生创建的较为封闭的环境并不能满足学生对外界环境认知的需求,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获取外界信息渠道,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兴趣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当前的教学理念和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通过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拓展教学知识深度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兴趣教学法能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学生创建更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涉及有关我国经济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的路线方针等内容,所以其富含的理论性较强,初中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国家整体意识较为淡薄,所以对于这些太过于专业化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加上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倘若采用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可能会因为教师授课过程较为单一、枯燥,道德与法治知识过于抽象、难度较大而失去学习兴趣,严重的很可能放弃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学习出现的心理和年龄阶段特征,为上述现象带来了良好的解决方式。兴趣教学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利用初中生感兴趣的、喜欢的事例进行教学,进而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更为有利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兴趣教学法

(一)巧导入,提兴趣

1.时政导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的“时政性”,还要在教学中选取当今国内外的一些热点事件来导入新课。如学习九年级“富强与创新”这一节时,可选用视频《厉害了我的国》来导入。这个视频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歌曲导入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歌曲来导入,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框题时,教师可引用歌曲《国家》来导入;在学习“富强与创新”这一框时,可以用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在学习“和谐与梦想”这一内容时,可以采用歌曲《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来导入。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反思,什么样的导入方式最恰当?什么样的导入方式才能敲响课堂教学的“第一锤”?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兴趣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将知识静化动,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解读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漫画,首先漫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哲理寓意、幽默性,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信息表达方式,加上多媒体播放将其变得更为生动,以此来增加教师教学过程趣味性,进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也可以依靠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素材进行更加精准的选择,使教学方式更加的丰富多样,比如可以是贴近教学内容的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一段视频等等,学生会与教师选择的素材产生共鸣进而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三)设置问题情境进行趣味教学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会在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过程中失去耐心,时间一长学生只是觉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就只是听教师讲而已,进而使学生的学习途径变得狭隘。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教材内容适当的为学生设置障碍,为学生创造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疑问,这些疑问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之间按照不同的学习程度进行分层式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设置的疑问进行讨论。在一个小组之间教师应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而确保学生全员都与教师的教学相接轨。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巧妙设疑不仅为接下来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做更好的铺垫,学生们还会在对疑问的不断探寻、讨论中加强对与原先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和巩固能力。

三、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初中生全能型发展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