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月萍
(山东省东营市化工学校,山东 东营 25740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光荣的奋战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一线近20年的教师,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要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与之相对应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也有所改变。
即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针对现行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比较笼统、育人要求不够具体等情况,新课标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借鉴普通高中的“政治认同”“法治意 识”“公共参与”等素养,还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凝练、增加了“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素养。
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
培育中职学生的职业 精神,有助于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弘扬劳动精神;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坚定通过职业发展实现人生出彩的信心;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增强遵守职业道德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自觉性;有助于他们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培育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有助于他们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人格尊严,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做到自立自强、坚韧乐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培育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他们学会竞争与合作,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求职就业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主要表现为具有主人翁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广泛的公共参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鼓励社会力量热心公益活动,发扬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包括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培育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有助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程序、体验民主决策价值、感受民主监督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