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面临更复杂教育环境,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来源等都需要由思政教育加以调整,避免不良信息与多元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导致大学生走向错误道路。此时,传统思政教育下,固有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思政教育作用难以发挥。因此,积极利用当前时代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具有显著优势。
大数据时代到来,高校思政教育载体也由传统的单一纸质媒介转变为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信息载体,提高了思政教育的立体化与多样性,大学生能够通过微信、微博等手机APP 传递信息、关注时事政治,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吸引力。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通过一篇时事报告、一个事件等展开思政教育,还可引导学生围绕讨论、探寻相应报道信息,教育形式由单一转向了多元化,提高了思政教学效率。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迅速获得大学生基本信息,以便更全面了解大学生现状,针对性调整思政教育内容,引进适宜的教育模式,实现因材施教。过往,在思政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情况时,大都通过问卷调查、直接询问、日常观察等方式,工作量较大,调查结构局限性较强,以此调查结果展开思政教育,很难顾全全部学生,教育效果难以保障。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分析结构的准确度较高,以此针对性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效果有保障。
由上述可知,大数据时代到来,为思政教育发展创新带来诸多机遇,全面发挥思政教育效果。但是,在实际创新思政教育中,仍面临多种难以难题,具体包含如下几点:
大数据时代下,为更好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追踪与监控,以此掌握学生家庭背景、行踪位置、生活习性、人际关系等,以便更好因材施教。然而,该种教育方式隐隐触及学生隐私,面临学生私人信息泄露、被滥用等问题,还可能威胁学生人身安全。对此,如何在追踪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好思政教育之间找寻平衡点,并全面保障学生私人信息安全性,成为思政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
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必须将大数据技术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推动思政教育的超前化与精细化,才能更好发挥思政教育效果,保障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下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具体融合中,遭遇诸多瓶颈,如: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标准并不统一,原先拥有明确含义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集成后,直接失去原有含义;子系统数据口径并不一致,无法通过整合提炼对目标进行一体化分析处理;思政教育信息归纳与分析技术之后。面对种种问题,必须寻找思政教育和大数据技术的契合处,推动两者有效融合,发挥大数据技术作用,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利用大数据开展思政教育时,利用了数据信息,同时还创造了信息、分享了数据信息。在社交平台或者教学平台上,学生能够短时间进行大量碎片化阅读,而对于某些精彩内容,学生也会转发评论,碎片化信息不断增多,迅速扩散,为教师整理思政教育信息带来难度。并且,对于诸多信息,大学生理解停留在表象,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教师对于不断增多的碎片化信息,很难及时全面控制,必然有不良信息漏网,学生接触复杂信息,最终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
在新时代下,面对思政教育创新难题,应积极树立大数据一会,构建复合型思政教育团队,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创新教育方式,以此推动思政教育创新步伐,实现高效教育课堂。
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方面看,大数据时代下,为更好保障思政教学效率,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养成大数据意识,不拘泥传统教育思维模式,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感应能力与判断能力。在思政教育中,有意识收集数据,并对数据科学分析、有效利用。其次,由高校角度看,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改革,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构建思政教育平台,以此对思政教育相关数据萃取、整合、存储与分析,以海量优质数据推动思政教育改革步伐。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构建思政教育平台,基于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建设思政教育大数据平台,在平台上定期发布文章、故事、好人好事等,树立榜样,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政素养。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成为必然。此时,若缺乏理论功底扎实、数据处理能力精湛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将很难实现大数据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也将受到直接影响。对此,高校应尽快构建一支复合型思政教育团队,保障团队中的各位思政教育工作者拥有大数据意识、大数据思维、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为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应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培训,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培训,使其更好担任大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职责。另外,完善思政教育团队架构,提升教育团队对新任务、新时代、新要求的适应性,以此根据时代需求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实现高效思政课堂,为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与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大数据时代下,想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实现高效思政课堂,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习状态,以此针对性展开教育工作,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但是,在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更多通过问卷调查与交流访问等掌握学生情况,以此创新教育模式,却因对学生了解不全面,教师判断学生具体情况并不准确,影响了新教育模式的针对性,思政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对此,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构建学生信息数据库,教师联合各思想教育工作者,组织开展网络调查与专题活动,收集学生思政活动信息;联合各科教师,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同时,对查看学生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等。之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所收集大量信息详细分析,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模式,实现高效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中,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然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生受到多种思潮影响,思想多元化。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课堂时应由学生思想着手,创新教育方式,统一学生思想,保障大学生观念正确、人格健全。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首先应重视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高校思政课旨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大学生新要求为切入,引导当代青年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但往往易被学生们认为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因而,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引进最新时事内容,丰富思政课堂,吸引学生课堂积极性,实现高效思政课堂。其次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积极引进微课、分层教学、慕课教学等,给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使学生随时随地了解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社会在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深入学生生活中,大数据的影响为学生获取知识、了解时事等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导致大学生思潮多元化,甚至将大学生引向错误方向,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应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道路。因而,积极利用大数据,推动大数据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实现高效思政教育课堂,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