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回龙小学,四川 广元 628001)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受限于理解障碍、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开展的应用题教学效果较难取得理想中的效果[1]。对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过程以及对方法的掌握。
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制约学生发展应用题解答能力的第一因素。当学生拥有探究、学习的欲望之后,学生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应用题教学活动中,才能使教师设计的应用题教学活动发挥足够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当在应用题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以趣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为之后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做好准备[2]。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设计具有较强趣味性、吸引能力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在现实中,许多教师会以商品价格的方法设计情境,这样的情境与学生的认知不符,毕竟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会自己购买物品,但基本遇不到有两位小数的商品价格。对此,教师可以学生的身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这样的趣味情境问题:以米作为单位,算一算小组组员总身高。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比较快。然后,教师为各个小组的学生都提供一根皮尺,让学生们自行测量彼此的身高,然后进行计算。如此,教师便将一道小数加法的应用题分解成了情境问题以及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小数加减法的能力。最后,教师再将实践过程总结成应用题,激发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探究欲望。
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体现在学生的数学学科知识水平、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等多个方面。而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受个体学科能力、思维方式的限制,单个学生难以有效的对应用题进行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应用题进行深入探究。
以“圆柱表面积”这一知识点的应用题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性、难度较低的小组合作探究任务。任务如下:学校想要在综合楼大堂中的四根柱子上作画,柱子高3 米,柱子的直径是1 米,请问能够作画的面积有多大。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答题目,并总结解题思路[3]。这道问题较为简单,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学生能够较快得出答案。并且在交流中,学生很快能够总结出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如利用直径计算底面圆的周长,然后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求出柱子侧面的面积。然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基于这道题目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引导的方式向学生渗透解题方法。比如,教师提问:在发现应用题给出的条件中缺乏解题的直接条件时,应当如何思考?我们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往往要将两个底面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加起来,那么这道题为什么不要加起来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应用题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题阅读、寻找解题条件等能力,促进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活动的作用不仅限于让学生对某道应用题进行解题训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题目进行抽象总结,然后让学生基于抽象总结出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即自行设计更多类型的应用题,以此提升学生对“圆柱”类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简单的“圆柱”应用题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之后,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基于总结出的解题思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在小组中以合作交流的形式设计出更多的应用题,并以相互考验的方式增强学生设计习题的动力。并且,在学生进行题目设计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增强学生所设计题目的难度。比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之前一道题目所用的单位是米,若在设计题目时给出厘米的单位,在设计求解问题时应用米为单位,那么在解题时学生便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如此难度便得以提升,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们的思路能够得到拓展[4]。比如,有的小组会以分米为单位,结合现实中圆柱形玩具,并给出表面积或者底面圆的面积等间接性的条件,并设计以厘米为单位的问题,要求求解圆柱的高。这样的问题便吸收了教师所设置应用题以及小组讨论的经验,体现了学生应用题思路的拓展性。通过开展这样的应用题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有效丰富学生对“圆柱”应用题类型的认知,间接性地提升学生解答这一类型应用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教师应当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应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以这些方法增强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并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应用画图解析等多种应用题解题方法。如此,教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题学习体验,又可以增强应用题的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