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琰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一路支撑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走向强盛,走向美好的明天,开启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篇章。文化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教学,还应该向外扩展,延伸到社区中来。社区受众多,涉及面广,是非常不错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和载体,我们务必要好好利用,实现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目标。
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腥风血雨,屹立不倒,最终在全世界都占据着重要位置,这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持,共同的精神信念与价值追求将中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实现了完美飞跃。党中央坚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繁荣发展和实现国强民富的精神动力。所以,国家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国家实现“中国梦”而积蓄力量。
灿烂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走上了一条前景无限光明的强国富民之路,打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在这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坚定信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这就注定了国家发展道路的差异性和特色性。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产生了不同的治国体系和理念,相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将越来越好。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容已经深入民心,都体现了人们大众的愿望和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不会过时,我们要深层挖掘其内涵,并继承和发展,赋予现代化的先进思想,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时刻保障人民的利益不会侵犯,公平公正,自由平等,实现富国强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理论思想,就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是当代最伟大的梦想,完全符合人民大众的期望。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屈辱,一直奋斗在中华民族的强大复兴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直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将力量拧成一股,勇往直前,终于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在实现梦想道路上,我们必须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放,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社区教育也是文化教育,同样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先贤们的智慧心血,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沉淀,其精华部分,如道德教育等已被广泛应用到了教学当中。社区教育范围更广,平台也更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社区教育,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植入到群众中去,讲文明、讲礼仪、重道德,有利于丰富社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群众的整体道德文化水平。
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范围里。学校是教育的摇篮,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为社会不断的输送人才。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如将教学工作延伸到社区,大力传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高全民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学校职业教育进入社区教育,对于传播传统文化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在学校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在教学范畴中,老师们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承担起社区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这就是最基础的师资保障。有了老师,还有学校提供的书籍、课件、影像资料等教学资源,还可以将学校中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起来,这些都为在社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社区教学工作还是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的。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终身制的工作,无论是对学校的学生,还是社区里的人民群众,都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制定好长期的教学计划。首先,学校要安排好这个课程工作,切实可行,不能成为摆设,还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其次,根据所属社区人员的基本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文化修养、提升生活品质、促进邻里和谐、减少社区矛盾。最后,要开展教学工作,要做就要做好,努力做出好成绩。
开展教学工作,自然少不了教材。学校不能直接把课堂上晦涩难懂的古文古诗直接应用到社区教育,而应该组织老师编写一些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教材。教材中可以包含青年儿童和大众群体都能喜欢接受的充满正能量和大道理的小故事,核心内容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教材的编写要充满智慧、思想和趣味,只有这样才更容易被广大的社区民众所接受,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做好培训计划,编写好培育教材后,就可以开展培训工作了。组织培训工作要力求不影响社区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要方便社区群众。学校可以定期在周末的时候来社区开展培训班、文化讲座、国学研讨会,或者有趣的知识竞猜等活动。选择传统文化培训形式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理论,最终还要有良好的成效,所以务必要选择最佳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的老师也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最好安排学员助手进行辅助工作,控制好现场氛围。
经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训,社区也要积极的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社区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演讲活动、诗歌朗诵比赛、重要纪念日文艺活动表演,还可以组织群众进行书画摄影展。这些活动都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学校师生也要走进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群众一起开展读书、看电影、表演等活动,与民同乐,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的重要实践,社区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持,学校通过在社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也可以凭借社区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向社区办学是一种公益行为,也能够提高学校的声誉。学校向社区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引起良好的社会效应,让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加入进来,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民众的整体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也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社区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和群众基础,务必要发挥其作用,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而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