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性学思想文献研究

2020-12-08 15:55:21
山西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著作感性理性

付 超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一、人性学的研究意义

人性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学术论题,也是日常生活的热议话题,是一个既学术又生活的概念。细究起来,到底何为人性,人性如何,却成为了一个难题。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人性学思想,国内的性善论、性恶论、善恶混合论等在“百家争鸣”时期被各家论述并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但较缺乏实证科学的依据,且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西方人性学思想自古希腊时期就被提起,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延续至今,并与18世纪基本形成独立体系,但西方人性学中过于强调本能、冲动、性等所显现的人性并不完整。人的复杂性是单一维度不能统整的,注定人性学是一个多维度的学术体系。现有学术成果尚未形成以实证科学为依据,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并以中国当下为语境,以人类所需为导向的全面的人性学体系是时代的呼唤。

二、人性学相关著作分析

现有《人性论》著作,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著,前两卷(《论知性》与《论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论道德》)于1740年出版。第一卷阐述认识论,主要说明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内容。第二卷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第三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人性论》中休谟对人性的分析开启了西方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主义。休谟认为任何科学与人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能彻底认识人性,人们在科学领域的研究将发生巨大变化和改进。这应该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以人性为题的较系统的人性学论著。

国内相关方面: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著作《幽微的人性》于2019年4月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犯罪心理学专著。该书并通过近年来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但是该著作并不是一部关于人性的论著,就内容而言更像是犯罪心理学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和分析的汇编。

主流学术观点之外有一部美国作者戴尔·卡耐基的大众读物《人性的弱点》,被称为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成功学教育全书之一,世界上最畅销、最经典、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汉语版译本由陶曚译入,于2014年9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大众读物亦是典型的“成功学”著作。其书如其名的确洞悉了现实中的人性,但多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案例,没有涉及任何理论的论述。

另一部大众读物美国作者刘墉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019年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基本没有学术价值,基本是散文和短小说合集。

关于人性学思想两个核心概念理性和感性相关的著作主要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卢卡奇中晚年作品《理性的毁灭》,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宾克莱的《理想的冲突》,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里克曼的《理性的探险》,法郎西斯·沃恩的《唤醒直觉一超越理性的认知方式》,夏特菜的《理性史》,马尔库塞的《理性和革命》,威廉·巴雷特的《非理性的人》等。尚未发现单独的关于感性的著作,大部分学术著作都是单方面的研究理性,单独论述理性的越位或缺位的问题。而对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很少关注到感性的错位问题。很少有学术著作同时对感性和理性进行研究,很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通常在研究理性问题时,才会在必要的情况下阐述感性。感性错位的问题、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被长久忽略。所以本文力图阐述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三、人性学相关论文

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人性”有相关文献10万多条,仅2019年就有3809条检索,可见对“人性”这个古老的话题在当代依然热度很高,是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经久不衰的议题。相关论文分布于各个领域和学科,人文社科类最为集中,有52317篇论文,经济与管理科学其次约1万篇。

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理性”有相关文献17万多条,仅2019年就有5665条检索,“理性”原本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核心词,在国内亦是备受关注。

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感性”有相关文献56821条,2019年就有741条检索,“感性”在哲学方面的论文较少,多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各类与设计相关的文献中,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人性化”一词。

猜你喜欢
著作感性理性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
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