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莉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 大连 1161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航事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国际往来日趋繁忙。空乘人员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本国公民,还有外国公民,其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国家形象,因此必须在教学阶段就帮助学生形成好的礼仪习惯,从而提升空乘人员的服务能力。
学生们在进入空乘专业后,对一切都是陌生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果理论不能应到实践中其终究还是纸上谈兵,学生对很多的理论操作方法了解不到位,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容易导致自己不能及时适应岗位的需求。空乘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专业术语,熟知基本的工作流程,并且有能力处理突发事件,实训的过程能够深化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经验进入日后的工作。
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不足是当前空乘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单一的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提升。学生没有在实际场景中处理问题的经验,仪容仪表可以根据规定进行教学,但是沟通能力是在练习中形成的。因此要强化礼仪实训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职业素养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素质,职业素养的缺失会使得他们不能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空乘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在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刁钻的客人,如果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声誉,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还可能造成心理问题。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让他们在进入岗位后能妥善处理好工作问题。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滞后,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礼仪训练的过程中非常的枯燥,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进行学习,一般就是制服的穿着,仪表仪容的规范,在提供空中服务时如何做到标准等。理论讲解无法与实例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们无法内化知识,自然在岗位实践中容易出现差错。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礼仪实训教学水平不高,很多学生认为礼仪实训学习非常简单,并没有认真的去重视,在学习时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而且老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当前空乘专业的学习成本还是很高的,学习兴趣的下降,很有可能导致其学不到过硬的技能,无法通过航空公司的选拔标准。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的能力不足,便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的空乘专业发展不够完善,很多学校老师的理论与经验并非同时兼备。虽然学校建立了实训平台,但是老师的操作技能缺失,使得她们无法使用实训平台辅助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空乘服务人员学习的知识很多而且杂,不仅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还需要具备消防知识、基本的医疗知识,以应对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都需要辅助礼仪能力。大部分学校的建设能力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训基地,为此需要学校加强与科技公司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借助信息技术模拟飞行服务的场景,学生们在模拟飞行环境以及事件下进行训练,以此渗透礼仪实训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代替枯燥的理论教学。例如使用多媒体,通过对真实事件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并且观摩其他飞机飞行中的空乘人员的服务方法。例如《中国机长》背后的真实事件,川航3U8633在飞行中遇见的突发情况,飞行中的乘务人员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服务的,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要想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能力,就需要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根据当前空乘专业的需求提高教师招聘的标准,教师最好是有一定飞行实践经验,需要具有乘务员的资格证书。另外教师还要掌握实训平台的设备操作方法,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习能力。
当前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民航事业的发展使得空乘人员岗位激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空乘专业,但是很多院校中的教学存在问题就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达标,因此需要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对空乘专业礼仪实训教学开展的分析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在工作过程中还会继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