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之管理载体

2020-12-08 23:05:59杜文君
时代人物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制度化行为习惯思想品德

杜文君

管理载体特征

管理载体除了具有一般载体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征。

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普遍存在 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利用人事 管理和行政管理可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 教学管理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企业管 理可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等等。

制度化。管理载体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 这是与管理活动自身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 义上讲, 管理就是依据法律、规章、纪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适、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过程。法 律、规章、纪律构成不同层面的管理制度, 宏观层面 的管理制度如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一般由法律、规章所构成, 微观层面 的管理制度如企业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一般由规章、纪律所构成。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 层面的管理, 都是制度化了的, 即管理必须依据由法律、规章、纪律所构成的制度来进行。这就决定了思 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具有显著的制度化特征, 带有某种强制性。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运用管理载体时,一定要注意 把握管理载体的制度化特征,依据这一特征进行相 应内容的教育, 而不能企望把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渗透于其中。

综合性。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管理实践活动 ,本身都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面对 的是一个“立体”、综合的人,人的思想、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关系所制约。在这样的对象面前 ,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需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除了各种教育主体的合 力外 ,还要有多种知识、技能的合力,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而管理方面,任何管理活动都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要通过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目标的实现。

管理载体优势

管理载体的特征表明, 运用它对人们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不仅如此,管理载体还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的思想政治 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文革”中遭到了破坏, 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恢复。然而我们 也应客观地看到, 在大力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 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在某些部门和单位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 继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 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以管理为载体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选择。一方面, 管理活动是提高经济、业务工作效益的至关 重要的一环, 而管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就离不开思 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关系, 犹如车之两 轮、鸟之双翼, 合则双美, 离则两伤。以管理为载体能够有效地克服过去那种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 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 地结合着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 从而更好地为经 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服务。

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群众的 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优 良传统。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有的生活还很 困难。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如果长期得不 到解决, 就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继续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将思想教育 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 依然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以管理为载体就能较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因为今天群众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都和管理有着这 样或那样的联系。只有通过管理, 才能更及时地发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加强管理, 才能切实为群众排 忧解难; 与此同时,通过管理对这部分生活困难的人群施加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 就能使这部 分群众对暂时的生活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形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从而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有利于人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本质上讲,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把反映我国社 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 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 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 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 不 仅要了解他的言论是否正确, 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 行为是否高尚, 是否对社会有益,要“听其言, 观其行”。这里所说的行为不仅仅是指人的个别行为,更主要的是指人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个别行为, 有时很难综合地真实地反映他的思想品德,只有在行为 经过多次反复形成习惯后,通过行为习惯才能较全 面、综合、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同时, 品德习惯形成后, 反过来又可以加深人们的品德认识、促进品德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和信念的养成。可见,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归宿。

(身份证号码:130***199006120625)

猜你喜欢
制度化行为习惯思想品德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4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16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44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天府新论(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