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1]。新时代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针对目前突出存在的党建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对于高校教师党员来说,参与性和吸引力稍显不足;党建工作和学习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实践性不足[2]的现状,本文通过整体设计、载体创新,将党建和业务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强内涵、拓外延,探索增加高校党支部工作活力,党建工作铿锵有力、思政育人和善可亲的协同并进的创新工作模式。
坚持目标导向,精心设计组织。从教师党支部实际出发,制定集中学习方案,明确支部整体学习计划和党员个人学习计划,确保集中学习高质量开展。
创新党课形式,学习入脑入心。探索党课新方式、新模式、新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改变“一堂党课讲到底”,开展诵读经典、旗帜宣讲、党员沙龙、微党课等新方式;改变“一人讲、大家听”,实现从支部书记到支委到党员人人参与、问答互动、观点交锋的新模式;改变“理论满堂灌”,丰富党课内容,既讲党的理论政策,又讲党的奇闻趣事,既讲党纪党规,又讲人文情怀,提升了党课的吸引力和引导力,增强党课的思想性和趣味性。
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微党课传递大能量。在普通党员中开展系列微党课学习活动,把理论学习与学科特色结合、与发展需求结合、与工作实际结合,覆盖全体教工党员,在每周的理论学习时间,按照计划分别讲授。彰显“人人是学员”“人人是教员”微党课特色。微党课针对传统党课冗长、枯燥的弊病,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产生共鸣,为党员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拓展视野、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是线上线下齐用力,夯实党建新阵地。除了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优质平台资源,针对“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微信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社交工具,具备了传统党建模式所不具备的一些新的特征,探索利用微信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凝聚基层红色力量。把微信作为智慧党建平台的入口,优化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把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党建。
牵双带头人“引擎”,做党建工作“头雁”。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创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带头做党建和业务的内行人,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发挥好党支部书记在团队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支部为后盾,工作室为载体,带头推动专业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创优,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融合,为基层党建工作提效争优提供了强劲支撑和动能。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贯彻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相结合,党支部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组织保障,课程思政为支部建设提供了渠道和途径,引导专业课教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教师党支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优势,着力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开拓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元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探索新时代育人的新方法、新手段。既切实提升了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又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形成了党建引领思政,思政浸润党建的同向同行。
与合作企业党支部共建是教师党支部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拓宽基层党建工作外延、深化校企深度融合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共建双方党组织的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和意见磋商,在指导思想、共建方向、工作机制、校企互动等方面达成一致,以校企合作为牵引,以共建项目为纽带,形成机制上的联络和实践上的交流,达到党建载体互动、人才培养互利、教学研发互促的共建效果。实现了企业与高校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途径,形成了“共建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企党建联建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