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乡土游戏设计与创新研究
——让游戏浸润“乡土气息”与“探究兴趣”

2020-12-08 02:05:52吴兴培余千英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吴兴培 余千英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心幼儿园,四川 宜宾 644603)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发展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不少潜心研究农村幼教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农村儿童的欢乐源泉。因此,农村幼儿园应立足乡土,立足生活,走进自然,挖掘身边的可循可用的乡土资源,积极引导幼儿开展系列乡土游戏活动,为农村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我们需要明白,农村幼儿园的沃土在田园,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本真追求的就一个是“乡味”。我们需要适当引进一些“不一样的玩法”,但没有理由一味舍近求远,不惜花巨资把城区幼儿玩腻了的东西引进农村幼儿园,而把自身的无价游戏之宝搁在一边。这应是农村幼儿园开展乡土游戏活动和提高幼儿游戏质量不可缺少的基本取向之一。

一、游戏材料重在创新

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经验,游戏本身又是幼儿生活的体现。因此,乡土材料在幼儿游戏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到学校门口的空地里,让他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去寻找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宝贝”。他们可以发现泥巴能捏、搓、捶、打,随心所欲制造自己喜欢的东西。农村的瓜藤、竹子、玉米、麦秆、树枝、野花草、稻草总不能说找不到吧,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幼儿就地取材,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用大小不同的树叶可以做成漂亮的蝴蝶;农村幼儿园资金不多,有些东西要老师自己去制作,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往往经常挤出时间去收集一些能利用的废旧物品,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单实用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比如,我们用稻草编辫子、搓绳子、玩跳绳、跨绳、抓尾巴等游戏;把纵横交错的田埂变成幼儿天然的平衡木。游戏的材料不一定都要去买的,通过和幼儿一起收集制作游戏材料,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动手当中可以体会到玩的乐趣。

二、游戏形式贵在多元

借助农村各种各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好的活动场所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必备条件之一。农村幼儿园一般校园区域空间不大,有的甚至还在和中小学校区连在一起,活动的空间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幼儿游戏的最好场所。它为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它唤起了幼儿对乡土资源及自然环境的求知和探索,为幼儿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提供了天然场所。我们带幼儿去走田埂,在田间小路奔跑,孩子玩得很带劲!我们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些极有价值的乡土教育资源,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体验乡土味,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亲近大自然,使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能量得到释放。

三、游戏内容灵活拓展

巧用民间游戏,让幼儿快乐成长;民间游戏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它以其特有的趣味性,随机性,简便性和实用性,在民间代代相传,影响了一代一代的生活,给我们流下了美好的回忆。民间游戏因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且经济实惠,成为农村幼儿园游戏选择的最佳游戏内容。幼儿在游戏中处于主动、积极、激动的状态中,孩子变得大胆、活泼、开朗、乐于考和表达,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人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学会了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和创新意识玩法,增强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特别是运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提高。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民间游戏,满足不同幼儿的游戏需要。

四、游戏交流特设沙龙

巧用游戏,家园共育,密切联系,实现家园同步。发展幼儿的教育必须加强家园的联系,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请家长们带来一些简单易玩的乡土材料(自制玩具)来,家长们也很积极主动的配合。让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教师与家长相互适应、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即能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又促进了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幼儿在参与各类乡土游戏中获取胜利时,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更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然而,幼儿在幼儿园开展的乡土游戏中常常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那些被创新过后的有趣的乡土游戏又同时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激励着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和失败的机会,而且培养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也需要在游戏中慢慢地形成。幼儿的各种能力在乡土游戏活动中得到锻炼,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课程就会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同,孩子的个性就会得到更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