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探讨

2020-12-08 02:05:52傅玉亭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傅玉亭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昌东镇第二小学,江西 南昌 330008)

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无论是什么阶段的学习,都需要老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自控力最差,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就更加重要,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语文识字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在小学生刚接触汉字的阶段,识字尚不全,对语文的学习自然难度也就更高。这种时候教师不能急躁,要一步一步慢慢给学生打好基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拼音是最重要的一步,掌握了拼音就像学习英语掌握了字母一样。学会了拼音之后也就是识字教学,相对于拼音,识字对于学生难度更大一点,这就需要老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会说到会写”。更应重视的是在这个阶段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果小学生对于识字失去了兴趣,那么学习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二、考虑学生心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不要拘泥于一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身为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爱玩、好奇、好动的天性,利用这些天性教师可以进行游戏教学,在和学生做游戏的同时完成教学,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尺度上有所把握,不能一玩起来就完全无法实施教学任务,也不能只为了教学而和学生玩游戏,这点需要根据学生情况来把握。例如:猜字谜。老师提出字谜之后让学生解答,有学生解答出来后进行表扬,小学生年纪较小,表现欲很强。被表扬之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没有被表扬的学生也会更加努力以争取被老师表扬。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划分多个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组员之间进行良性督促以及互相帮助。老师可以通过小组排名的方式让每个小组团结一心努力学习汉字,对成绩好的小组老师可以给予奖励,如小红花之类。而组内老师可以通过任命组长的形式,让学生在组内也有一个竞争意识,进而达到相互督促的效果。

四、课外学习途径

对于小学识字教学来说,只依靠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课外才是占据了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而课内的几十分钟学习实践并不足够。而对于识字教学来说,只依靠着教材一种识字途径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意鼓励他们多进行课外学习,比如说每人每天在报纸或者杂志上收集到了几个生字,然后每周每月总结,对学生进行排名以及表扬。不强制,多鼓励,才能激发兴趣,不能因为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就影响老师自己的教学节奏,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打基础引发兴趣为主要目的。然后老师再进行定期的归纳与复习,使得学生记忆越发牢靠。

五、重视文化传承

在教师进行语文识字教学时,不能只重视汉字数量的积累,更要关注的是汉字学习的质量。的确,简单的汉字是汉字学习的基础,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想要真正地能传给下一代,需要的正是每一位老师的努力。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再增加学生的知识厚度,才算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递者,教师心中要始终燃烧着薪火相传的热情,对学生认真负责,才能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真正地传递下人文精神。中华民族这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正是在这些汉字中不断传承。

但是也不要硬生生灌输难度极高的古文化,可以在每节课最后的一段时间来讲一首唐诗,只要让学生看到了那幅描绘着中国文化波澜壮阔的画卷,身为中国人的他们,就会自己把画卷摊开来沉醉其中,并也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这才算是尽到了身为教师的本分,真正地完成了语文的真正核心:在前人的手中接过笔,不断地创新,再把笔交给后辈。

六、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先进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辅助手段。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育提供更多的音频、视频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声音和图像引导课堂学习,使课堂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这样,教师将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实际上,这是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直观地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旦”这个字时,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一轮旭日正在冉冉地升起,配以海面上太阳初升的场景,让学生想起了“旦”一字的由来,教师将太阳跃出海平面的场景暂停,利用此画面让学生对“旦”一字有了形象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可以将太阳抽象为“日”字,海平面抽象为“一”字,两部分的结合就形成了一个“旦”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旦”一字的认识。例如,老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很多字的半边,然后在屏幕上面设置一个飞鸟的情景,让这只鸟站在这些字的旁边,以鸟字旁存在给学生讲授字词。让学生考虑这些字和小鸟是否可以构成新的汉字。教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语文课堂的相关知识点。知识内容的深入培训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乐趣和活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科学的教学元素引入教学活动中,以帮助学生发展情感并改善语言知觉。

结束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识字教学目标是每个老师的识字教学的目标。以完成目标为前提,不断地在前进中思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以及识字质量,传承给自己的学生中国文化,最后实现培养具有文化气质以及文化底蕴的学生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