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微豪
(江西省樟树市第三中学,江西 宜春 3312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社会对知识水平以及各项技能的要求都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标准。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成长阶段中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最为丰富和最具潜力的时期。初中生如何把握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个人的一生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当中,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在快乐中学习并充分迎接和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阻碍的目标。因此针对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本文将提出一些具有战略意义和建设性的见解。
物理这门学科是依托于实验而诞生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例如,《汽化和液化》这一课的过程中,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状况、液体表面积以及液体温度的高低,都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主要因素。很多教师在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只进行概念理论的阐述,这样很难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笔者在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演示了三组实验。第一组实验:在两块儿温度一致的玻璃上滴上两滴同样的酒精,之后用扇子在酒精上方扇风,加速其空气的流动,引导学生观察酒精蒸发情况。第二组实验:在温度一致的两块儿玻璃上滴上两滴相同的酒精,将其中一滴在玻璃上摊开,加大表面积,引导学生观察两滴酒精蒸发的情况。第三组实验:将一滴酒精滴在玻璃上,将另一滴酒精滴在学生的手上,引导学生观察酒精蒸发的情况。通过上述实验以及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够有效地对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对“水的沸腾”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会进行一组“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演示。虽然学生经常在家中烧开水,但是并未对烧开水过程中气泡变化进行仔细观察,也没有体会过烧开水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这组实验能够将水沸腾的特征有效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气体的压强》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想要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进行以下的物理实验演示。将一张硬纸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将杯子倒转过来纸片不会掉下,水也不会流出,这样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可以引导两位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大气压力的巨大。学生在亲身实验过程中能够得知大气不仅存在压强,并且十分强大。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与学习。
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利用引言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投身到物理学习当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如何设计有效并且有趣的课堂导入,是教师所探讨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这一节课时,就可以进行课前提问,询问学生有没有见过流星雨?为什么会在夜空当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主动的交换自己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表达,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具有高效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关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对情境的重要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初中物理的教学内涵,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模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物理教学活动,高效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重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简单的问题情境。“假设生活中没有重力,将是怎样一种景象?”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这种假设情境充满好奇心,每个学生都会想象生活中没有重力会怎样呢?学生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会驱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究,以期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们会说“没有重力我能举起一辆汽车”、“教室的桌椅还有同学们会飘在半空”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被极大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的情境,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解,学生对重力的概念会有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引导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较多的压力,无法积极融入到物理学习当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当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物理学习当中,增强物理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