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波
(江西省丰城九中,江西 宜春 331100)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属于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对帮助学生积累地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设计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地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很多地理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加强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实践加强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学有关季风气候的知识点时,由于我国分成了多个季风带,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在区域的具体气候特点,并结合季风带的划分原则,对当前所在区域属于哪种季风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注重当地气候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季风带分布的具体情况。并以此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知。而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其的认知,就需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才能将学生的认知激发出来。比如在判断等高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地形的图片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引导学生结合其示意图对其表示方法进行掌握,进而在此基础上,与气候、河流水、农业规划等在实际中加强等高线图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在农业规划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等高线图所反映的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以及水源条件和坡度的陡缓等,对农业进行因地制宜地规划。所以一般在平原地区以发展农耕作业为主,而在山地草坡主要发展畜牧业,而在山地丘陵地区主要发展林业。此外,还可以在诸多方面加强对其的应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生活属于地理教学的基础,地理知识理论的学习在于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生活。所以,高中课堂教学应当和实际生活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掌握到的地理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把地理知识理论转化成为生活问题,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与创造。
比如说针对“时区的计算”这部分知识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例题:某飞机于10月1日上午10时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目的地为纽约,飞行时间8小时,请问当飞机抵达纽约国际机场时,当地时间是多少?此例题设计属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反映了时区计算的地理知识。这样的例题不仅可以让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还可以提高解题方法的实用性,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来。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将知识理论转化为生活问题常常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欲望的刺激下,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回归生活的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把地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搬到小河边,搬到农田里,搬到任何地理知识可以到达的地方……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形成另一种独特的感悟。尤其是乡土素材,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应当深入开发。例如以自然灾害为切入点,汉中地区的生活课程资源相当丰富,涉及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精心挑选、整合资源。又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洋县境内的氮肥厂307厂及405厂布局的区位条件及从环境保护角度它布局是否合理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进而达到能从文字图表信息中获取某工业区位选择的优势与不足较高学科素养要求。此外,高中地理还有很多丰富的生活相关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利用,比如高中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或者生活俗语,地理教师可以对其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充分挖掘,与地理知识相联系进行欣赏及分析,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地理原理及地理规律加深理解及掌握,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比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表现的就是四川盆地地貌;“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这一俗语表现的是以风对天气进行预测。“一场春雨一场暖”这样一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充分利用,以学生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实际用处,并且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较好的应用。
总之,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进而准确地了解到知识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架构起地理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借助于生活化的情景和材料,将地理知识以更好的方式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