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

2020-12-08 02:05:52鲁慧明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鲁慧明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化、信息化在生活、生活各方面越来越普及,也推进了图书馆工作发展。教书育人、服务好教学科研是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任务,直面信息时代教学科研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必然要求图书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时革新工作理念与模式,变管理为服务,构建新的理念与模式。本文初步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模式的革新,以及在信息化时代的读者服务策略。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背景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产和社会管理方式带来了变革。其中,图书馆管理模式顺应社会发展,开始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之路,以期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缺陷和问题,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效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可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改进传统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比起传统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升书籍信息的管理数量,丰富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读者的搜索速度,促进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互利共赢。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潮流

当前高校图书馆当中应当加强信息技术运用,不仅仅只是运用在数据的存储以及保存方面,还应当促使管理工作日益完善,同时要注重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另外,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还应当意识到知识只是信息资源当中的一种,不能将知识当作为信息全部,高校图书馆中加强信息化建设,不能只是对于知识信息进行传播或者存储等,而应当促使图书馆能够逐渐成为信息中心,不论高校图书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还是需要相关图书馆管理人员来操作完成,所以这就需要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高度重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重要作用,加强信息技术运用。

(二)加大硬件以及软件投入

高校图书馆应当针对软件和硬件加强建设工作,对于目前高校图书馆而言,应当针对图书馆之中数据库进行健全和完善,数据库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将信息作为重点和核心,一方面要注意高校图书馆实现现代化和数字化,另一方面,还应当针对各大高校图书馆之间文献服务系统进行改革和完善,进而促使各大高校图书馆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相互共享,同时还可以实现高校之间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中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信息数量通常比传统文献资料以及书籍信息量要大上许多,所以应当针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革和完善。除此之外,由于网络信息数量比较庞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进而促使目前图书馆信息中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合理制定规划,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建设离不开一个健全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实际,合理规划发展路径,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并进一步对图书馆的每个发展阶段制定相关计划。举例说明,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分析出各时期馆内图书的借阅分布情况,并就图书的借阅群体整理人均借阅表,为图书馆采购各类图书资料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网络时代既带来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培养,掌握馆内各种数据,学习信息管理技术,熟练地运行计算机系统。各高校也要为管理人员制订专项学习计划,组织培训学习班,为图书馆人才培养和信息化的进行创造条件。

(四)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打造智慧读书体系

时代在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要开拓创新,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紧抓读者需求,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服务。首先要实现由部分纸质书籍向信息化学习的转变,通过创立图书阅读软件,让读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找到自己想学习的资料。其次图书馆应与各类语音公司合作,将无声书变成有声读物,并选择嗓音温柔充满磁性的播音员,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愉悦心灵。最后,高校图书馆应以信息资源技术为载体,设立网络咨询系统,将书刊与图片完美融合,及时满足读者的日常所需。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模式的革新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趋势,高校图书馆要相应做出变革,从工作理念上、服务模式上,与时俱进,变管理为服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3]。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运用合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建设,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