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020-12-08 02:05:52张素琴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张素琴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柳河镇南牛小学,河北 廊坊 065806)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彻底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积极优化阅读课堂结构,注重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开展探究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不断更新,新教师的到来为学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也不乏在阅读教学上有所创新,适应了新课改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其次培训和日常的不断强化,也扭转了一批老教师对于教学思维定式的抱残守缺现象,让一些教师重新审视了小学的阅读教学,尝试进行教学的创新和对学生的关注。但是在现阶段,阅读教学整体上还是呈现了发展的不全面和教学方式上的不灵活,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动力,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得到发展。

(一)应试教育弊端难根除,教学方法与考试挂钩

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障碍,这一障碍的清楚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国家政策不断进行减负,而当下,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会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素养不够,难以摆脱影视教育下的教学模式。首先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现阶段各个地区的小学又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教师资源的短缺造成了各地大面积招聘教师的现象,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就不免让教师队伍中混入一些教师素养不到位的语文教师,这些教师自身的语文阅读素养缺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的能力和思维,只能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以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最终的成绩清单;其次是在已有的教师队伍中,由于学校或者是当地就教育部门仍然以分数作为学生评判的唯一标准,过度关注学生成绩,导致一些教师在对分数的追求下,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枯燥、死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二)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经常针对一项阅读教学的内容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例如提问、然后给出正确答案的方式,或者是学生给出答案,教师进行纠正的方式,这些方式由于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兴趣地学习,并且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以答案为中心,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三)阅读的灵活性太差,阅读材料限制太多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身心发展上还不成熟,但是由于现阶段小学生所接触不同,学生在阅读上也早已不像以前那样闭塞,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但是在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仍然十分单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多样化的尝试,导致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达不到积累阅读量和进行兴趣阅读、自主阅读的目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注重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是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的一项学习事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人的客观能力和理解力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学生当前的阅历上的,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对症下药。

(二)丰富阅读形式,增强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经常采用的阅读方式是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和听录音等,这些阅读的基本方式虽然也算形式多样,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并不能从学生的内在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的欲望。因此教师还要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来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增加课外阅读,增进学生的阅读积累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课外阅读没用硬性的阅读要求,因此学生能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进行有意义的兴趣阅读,这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开发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会对阅读产生排除心理。其次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能够增进学生对阅读的积累,通过大量的间接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和各种事物的理解,对于阅读的学习和理解也就能深化,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和有趣,教学效果也能大大提升。

三、结语

在多种形式和多重思维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教学的形式会更加灵活,这对于促进学生活学活用,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的增长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能力和积累上的双重收获,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