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霞
(西藏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山南 856000)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可以进入到中职学校进行就读的学生整体素质呈现高低不平的状态,这是非常常见的客观事实,西藏的中职学校也面临同等问题。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无论是在数学基本知识、学习方式等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问题,致使许多中职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没有兴趣也不感兴趣,上课要不难以集中精力,要不没有精神可言,使得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气氛充斥着枯燥、压抑,丧失了生命力,一则与生命力重复,二则后面马上就又出现“活力两字)。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激活”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充满“活力”,这已经成为所有中职数学教师所必须要急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在最为常见的真实情况是中职学校所要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甚至是学习成绩十分不乐观的学生。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因此中职数学老师必须要分别从课堂上和下课的时候多多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所有学生,按照学生们的真实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减少数学课堂教学难度,先努力提升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只要学生们开始喜欢上数学,至少有学习数学的想法了,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够提升效率、充满活力。因此,制定合理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厌恶心理,这是建立中职数学活力课堂最根本的条件和重要前提。
必须要承认的是,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现在依旧是许多老师惯用的手段。想要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必须要彻底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把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大致在3-4人,每一个小组当中既要有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也要有成绩比较普通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每一个小组在本组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以需要探讨的问题为核心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组长再根据大家的想法整理出一致的意见。有一句话是老师们经常对学生说的,那就是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来请教老师。但是,敢于鼓起勇气去找老师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学生,在中职学校当中并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有非常多的学生不敢请教老师,有的甚至因此放弃学习,而同学之间的这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方式恰好就解决了这样的难题。所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可以向本组的同学讲出自己没弄清楚的知识、问题,经过组员们的共同探讨、解决,这样就能够随时随地的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使得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跟上教学的速度,体验到学习当中的快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为其他同学讲解知识的同时也能更进一步的增加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既和同学共享了知识,与此同时又取得了成就感。让所有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提高。
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集合和元素》举例。集合的概念是什么?中职的数学教材上做出的解释是“由一些明确的目标所组合成的一个团体称为集合”,听上去感觉特别抽象,学生在刚刚走进中职学校就碰到十分抽象的数学定义,由此可以想象出学生们的学习成效。而且,作为数学课最开始就遇到的概念还有着十分重要的隐藏“使命”,一是减少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们感觉中职的数学课并不难学。二是激发出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们从心里喜欢上数学。因此,可以从开始上课的时候由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苹果、香蕉、桔子、毛笔。下面的学生就感到十分诧异,老师这是什么意思?然后数学老师就可以进行提问:从4件东西当中寻找出不相同的一个?多提问一些学生,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给出正确的回答。然后数学老师再提问:大家为什么这样选择?让学生开始讨论,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有三个是水果,而毛笔不是。这个时候就可以顺利引导出集合的定义,集合就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组成的一个团体。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在当今的社会之中,知识无时无刻不在快速的更新,所有人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最新的知识。中职数学必须要通过课堂教学把学生们朝着可以自主学习的方向去引导。数学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特别是重要问题和知识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转化成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自主的寻找,并且在学生处理掉相关问题之后,及时给予学生夸奖和鼓励,让学生们获得成就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有继续探索下去的动力。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主要在于对于学生阅读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弄明白这些数学术语、公式,透彻理解解答问题的所有步骤。通过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以此来完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中职数学课本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内容,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想要建立数学的活力课堂,需要所有老师一起努力,勇于探索,寻找出更多老师和学生都特别喜欢、可以提升课堂成效的教学方式,令中职数学充满亮点、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