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端兰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幼儿园,云南 玉溪 65310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文化水平大大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幼小衔接阶段就是基础教育的开始阶段,应对好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健康,能够养成孩子健全人格,对孩子能够完善接受以后教育教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幼小衔接阶段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教育,确保家庭教育的合理化,减少家庭教育的误区,是每个家长在这一个时期应该做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为了家庭能有更好的经济条件,许多家长都会从事忙碌的工作。许多家长,以“忙”为借口将自己子女交予父母来看管,这就导致在幼小衔接阶段,不同家庭产生了不一样对待方式。一方面,多数老人文化水平较低,认识教育层次片面,人为孩子就是玩耍为主,不用学习太多的知识,到了小学的时候自然就会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还会提出“我都没上过幼儿园,现在也不挺好吗”等一些老套的教育方式误导孩子。另一方面,许多年轻家长在社会中奔波,灌输给孩子“将来好的大学就是好的工作”这种观念,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他们给孩子报大量的课外辅导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在繁重课外辅导中度过这段时间。
老人对待孩子方式,虽然让孩子解放的天性,但是也无法让孩子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往往需要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去适应,从而让孩子失去了最佳的学习时间,甚至导致学生难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大量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孩子无法在从幼儿园轻松欢快的教学方式下迅速转变,让孩子对小学的课程产生了厌烦,对待学习态度消极,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许多家长都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花大量的金钱让学生接受更好的幼儿园教育,让孩子去参加更多补课班,来应对幼小衔接阶段。其实在幼小衔接阶段不是在于孩子提前掌握多少小学的课程,而是让孩子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方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二老师,而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基础的需要时,也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与孩子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生活中了解学习内容,在娱乐里了寻找学习方法,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与孩子提前进入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减少校园的陌生感,让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下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孩子在经历幼小衔接阶段,心里会产生对未知环境的陌生感,如何将孩子这种陌生感消除,是每个家长在这段时间内首先要做到的。与孩子多与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变化,灌输孩子积极的态度。可以带领孩子参观一些科技展览,让孩子了解人类是如何在陌生宇宙中进行探索的,激发孩子对陌生事物探索能力,引申教育孩子,幼儿园上小学是人生必要的经历,在小学期间会认识更多的同学,也会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更多的知识。
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更好教学质量,盲目选择知名度高的学校,甚至还会选择一些“贵族”学校让孩子接受教育。其实并不是知名度高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最好,他们与普通学校教学师资相差无几,“贵族”学校大多以优美环境,齐全的教学设施为主,对孩子学习知识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并没有太多提高。而根据孩子个人能力选择最合适的学校,才是每个家长最应该看重的。多去了解孩子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发展兴趣爱好,让孩子成为全面发展适应新兴社会的多样性人才。
家长与孩子一起去面对幼小衔接,有助于孩子更早适应小学教学环境。家长可以提前带领孩子去熟悉学校环境,在学校操场进行玩耍,参观学校的一些会展览,观察学校举办的活动。与孩子共同去认识一些低年级的同学,在跟他们的聊天中了解一些学校的基本信息,从而让孩子了解学校,消除去学校的陌生感。还可以让孩子与即将进入同一所小学的学生做朋友,让他们在一起解决幼小衔接阶段他们之间遇见的问题,互相帮助,在陌生的校园环境里携手进步。家长与孩子一起预习小学功课,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脱离幼儿教育,进入正式教育教学的阶段,家庭教育需要完美衔接两种教育方式,让孩子的思想顺利转变。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解决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面临的问题,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让孩子拥有优秀的品格,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克服困难,健康向上,为国家建设尽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