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东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淇滩镇钟明小学,贵州 铜仁 565307)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各学科教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和发展机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则显得有点“用力不足”。而在新形势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被摆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之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和培养值得探究。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应用意识,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修为的提升应该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因此,每一个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不少教师自身对于应用意识的认识和理解都显得重视程度不够,就更别说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使用和渗透。鉴于此,每个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中的各项内容,并对其中涉及到应用意识的点进行深刻揣摩。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大纲为基本方向,否则所有的后续辛苦和努力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意识,教学能力与水平,在教学中善于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与内容一一筛选出来,用作应用意识教学的素材所用,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逐步增强自身的应用意识。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教会和引导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捕捉问题的眼睛至关重要。换言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成为生活中善于发现的“有心人”。其实数学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有着诸多联系和关联的学科之一,只是传统教育模式让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变得十分遥远。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一点一滴耐心细致的观察,并将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结合的点一一找出来。这个过程看上去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只要持之以恒,那么最终学生势必会成为一个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数学“小达人”。例如,教师在进行完毕《认识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配一个相应的测量任务。大家拿着尺子在教室中丈量窗框、门框、黑板等长方形的各边长度,最终通过周长计算公式得出这些长方形的具体周长。如此一来,原本停留在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知识一下子“接了地气”“有了温度”。且在自己动身测量和参与的过程中,与长方形周长相关的知识与内容也将变得迎刃而解。很显然,这就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典型范例,十分值得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借鉴和使用。
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学以致用”都是一个不变的主题和宗旨。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则是“学以致用”教学理念的最好践行与尝试。小学生本就处于好奇心和探究欲极度爆棚的特殊年龄阶段,此时他们对于各种有趣味且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的事情充满了兴趣和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积极主动的搜集各种与小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案例,并在教学中将这些教学案例作为典型内容来讲。如此一来,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已经悄然落地,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海市蜃楼”而已。同时,小学生本就十分喜欢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应用案例搜集工作,让学生不断的探寻和摸索。而在此过程中,应用意识也会在学生心中悄悄播下新生的种子。例如,教师在进行《年、月、日》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本独具特色的日历。这种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相互结合的例子。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逐步提升。
在如今全新的教学理念下,任何一项学习内容或者是教学内容都不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专属物”而已,对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亦不例外。因此,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延展到课外就是一个十分不错的体验和尝试。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学习能力也自然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同时,通过适当的课外延伸,学生原本比较薄弱的学习兴趣也自然会得到逐步增强,应用意识也逐渐成为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技能。例如,教师在进行完毕《认识人民币》相关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的生活小实践。菜市场买菜是每个人都十分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蕴含于其中的数学知识却鲜有人去探寻和摸索。因此,这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十分合拍,在点点滴滴的生活浸润下,学生的应用意识会悄然成形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全新教学模式下的最强呼声。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深刻认知和理解应用意识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不断的努力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只有真正具备了过硬的应用意识,学生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之路上走得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