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焊接实训安全工作的思考

2020-12-08 02:05:52洪敏刘致祥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洪敏 刘致祥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91)

焊接专业实践性强,课程教学中实训占很大课时比例。而焊接操作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由于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实训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事故,需要对安全工作格外重视。

一、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作为普及安全知识,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方式,是安全生产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焊接专业从业者作为特种作业人员理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一是讲清危害道理。讲透焊接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原理。如零线、火线和接地线错接,会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事故;氧气是助燃物质,气焊和气割操作时使用不当会造成爆炸事故。讲明焊接职业危害。电焊烟尘易引起尘肺,CO可使人因组织缺氧而引起中毒,臭氧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NO2引起哮喘、肺水肿,焊接弧光引发电光性眼炎,热辐射会灼伤皮肤,噪声影响听力和神经系统……真正了解这些危害,学生就会在实训时自觉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二是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教育要有完整的安全知识体系作为支撑。焊接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安全知识包括:安全法规知识。即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焊接专业从业者作为特种作业者的知情建议、合法拒绝、批评检举控告、遇险停撤、保险外索赔等权利,以及遵章作业、佩戴并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隐患报告等义务;机械通用安全知识。即常用机械加工工具的安全使用及机械外伤防护知识;安全用电知识。主要是低压用电基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原理与要求、触电事故产生原因及防范、触电急救;安全心理与习惯知识。认清引起安全事故的幻想、侥幸、图快、冒险蛮干等不良安全心理与习惯,掌握克服不良心理反应和错误习惯的方法。三是运用案例教学。前车之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利用图片、视频短片展示焊接生产中的事故案例进行安全教育,可使抽象空洞的说教变得具体而真实。案例介绍可使学生真切感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事故原因分析能让学生切实掌握安全知识和危害产生的原理,预防措施推演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防范事故的办法。

二、搞好事故预防,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焊接中许多事故都是预防不到位才产生的,抓好焊接实训安全工作就要防患于未然。一是使用劳保工具。开设专门的劳动保护课程,使学生掌握焊接防护服、防护鞋、焊接专用手套、焊接面罩和帽子等劳动保护工具的领取、穿戴、保存的方法。对劳保工具的穿戴和使用操作进行专项评分考核,不达标的学生不准进行焊接操作。二是规范场地设置。实训场地设置立足于符合安全要求,并能增强安全意识。配电柜、电源开关、台阶等危险部位和气瓶存放处等重大危险源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牌,给人以警示。实训场地围墙上悬挂安全教育宣传画与安全标语,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三是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形势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重点做好有安全隐患区域和设备的检查。如检查电路保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接地保护是否有效等。

三、强化现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在实训现场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使学生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心理与习惯。一是严格实训教学组织流程。教师先讲解操作步骤、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给学生做示范,最后让学生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是否符合操作规程,是否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一旦发现违章操作立即上前制止,将事故苗头消灭。二是健全安全组织。学生实操实训中,教师要分片负责,学生建立相互看护机制,形成教师督查,学生相互提醒、相互监管的安全防护体系。三是加强非操作学生的管理。当实训条件受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同时操作时,要区分操作区和安全区,非操作学生应处在安全区域,不得相互打闹追逐,以免出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