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2020-12-08 02:05:52唐鲜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唐鲜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黔南 558000)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要求的提升同样也需要从业者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适应于新型工作岗位高要求,这也就同样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推进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极为必要。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注重凸显工作岗位需求成为关键要求,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分析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应该成为未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基于工作岗位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应该首先考虑到教学目标,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而才能够更好指导后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重点围绕着酒店行业相关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全面分析,以便更好掌握不同岗位提出的具体工作需求,最终明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教学改革方向。为了较为准确了解酒店行业工作岗位需求,除了要针对酒店行业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全面调查了解外,往往还需要注重考虑到酒店行业发展趋势,要求明晰当前酒店行业各个工作岗位对于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即相应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应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与时俱进特点,进而才能够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形成有价值的指导,解决滞后性问题。

针对酒店行业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上岗后,其不仅仅需要掌握较为丰富的酒店行业相关理论知识,往往还需要具备较为熟练的专业技能,如此也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中予以体现。当然,为了凸显教学指导作用,往往还需要针对工作岗位需求进行细化,明确各个不同工作岗位的差异化需求,具体到相应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中,如此也就能够更为细致地进行教学指导,确保教学目标更为清晰明确。

二、基于工作岗位需求构建教学体系

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还需要重点关注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以便更好践行各方面教学目标,确保人才培养效果能够得到较好保障。为了满足酒店行业工作岗位需求,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需要从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个层面予以优化。虽然结合目前酒店行业工作岗位需求分析来看,理论层面的要求相对于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要低一些,但是作为从事酒店行业相关工作的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同样不容忽视,在适当降低教学占比的基础上,要求体现更强针对性,避免学习无用知识点,以求能够对于学生后续实践技术训练形成良好辅助作用。当然,具体理论课程的设置同样也需要严格遵循工作岗位需求分析,要求在大致划分各个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具体工作环节和要点,将其反应在理论教学内容中,以此提升理论教学实际价值。

未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应该重点关注实践层面,要求构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更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其更为适应未来酒店行业工作需求。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该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丰富度,要求借助于多个路径提升学生培养效果。比如课内实训操练就是比较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在校内借助于模拟酒店进行教学,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酒店相关工作岗位技能,操练效果较为理想;组织学生进入酒店进行实地观摩同样也是重要实践教学方法,需要将其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促使学生能够在实地参观的基础上,更好明确工作岗位要求,以此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习基地实习更是应该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较好实现对于学生更为深入的培养,促使其更为准确掌握工作岗位需求,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三、基于工作岗位需求创新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还需要落实到教学方法创新上,教师应该利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保障其可以符合酒店行业工作岗位需求。一方面,教师应该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逐步放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也就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解决学生被动应付问题。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还需要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法等必要手段,更好实现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提升。

另外一方面,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创新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双师制的应用,这也是当前比较受重视的关键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中,双师制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这也就需要学校能够选择恰当适宜的合作企业,深度构建合作模式,在合作企业中为学生安排相应指导老师,以便从实践入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便于学生在实训方面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注重工作岗位需求分析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结合酒店行业工作岗位需求明确教育教学目标,进而逐步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最终确保学生入职后具备更高岗位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