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约标
(杭州中研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建筑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管理部门,受到很多建筑企业的重点关注,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难点,严重限制了建筑工程监理部门的工作落实,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细节管理具有不利影响。下面将对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难点及有效应对策略相关进行详细分析,促进建筑工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建筑行业长期稳定进步的最终目标。
监理行业在近年来涉及领域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包括工程技术,同时还涉及管理、经济等知识,对监理工作人员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当前,我国监理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很多监理从业者都是从造价、技术等专业转行,甚至有些是返聘回来的退休人员,在短期培训机构下获得监理从业资格证书,但其本身却没有系统的监理知识,对于监理条例不够熟练,对监理工作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存在偏差。例如,一些监理人员将工作当作是协助甲方监督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整体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另外,还存在职业道德素质偏低问题,尽管受聘于甲方单位,却在工作中收受乙方的贿赂,在质量监督上放松,导致竣工后工程问题频发,对监理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就目前而言,我国行业内监理制度不健全已经成为常见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工程监理管理工作的模糊化,尤其在责任分摊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导致责任归属不严,一旦工程质量异常,相关监理企业只对一部分行政责任予以承担,并不负责经济责任的分担,这就会出现工程的变更,进一步导致成本造价的变化。同时,大部分监理企业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实现工程施工的全方位管控,存在只对重点建设项目监管的现象,并不能实现总体上的质量控制。在监理企业内部,各个监理工程师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工作内容重合度较高,内部体制上的混乱,施工项目的重复监理经常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理成本,当出现监理失误时,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监理工程师、监理工作人员身上,导致监理工作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这不仅会造成监理企业的发展制约,还会加大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可能性。
建筑监理企业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管理型咨询人员、技术性咨询人员,在发展中进行专业人才储备,包括设备监理人才、工程监理人才、招标造价咨询人才、采购管理人才等。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投入,对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监理单位做好建筑监理队伍建设,采用有效的激励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在监理市场中的地位。对于监理人员素质培养,除了监理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与考核外,还需要对监理人员道德素质进行考核,保证监理人员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掌握管理、工程、经济、法规等综合知识。监理单位必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做好风险管理、责任激励管理等,做好工作总结,避免同等错误再次发生。
就目前而言,建筑行业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各企业间竞争激烈,这也加大了监理企业的行业压力。为了谋求行业内的快速发展,相关监理企业应切实对其监理制度加以规范,确保其制度内容的完善性,促进其市场竞争地位的显著提升。通过系统的监理制度,企业得以树立出对应的品牌文化效应,建立在不断的高质量监理经验的积累下,促进其社会形象的树立。
具体而言,企业应明确规范上岗制度,在监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方面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在上岗制度中,单位应综合考虑监理工作的整体要素,实现上岗制度的综合完善。细化描述监理内容,使其更具导向功能,为监理人员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应注意上岗制度在内容上的针对性,确保工作内容的有据可依。监理企业内部要高度重视监督制度的完善化处理,对监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管控,确保监理工作始终处于良好规范下,并切实发挥监督制度的规范作用,敲响监理人员的工作警钟,使其在监理中精神高度集中,切实做到工程质量的严格管理。监理企业应基于监理工作的充分认识,考虑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确保监督制度与员工工作相贴合。监理企业可不定期委派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巡视,查看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检查其工作的细节处理效果,判断其工作内容是否合乎规范,在层层监督下,既对监理人员实现了管控,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保障。
首先,在建筑工程监理管理中应加大对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方法的建立,也就是说通过监理工作机制对监理人员进行约束,保障监理人员对工程有更好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加强对监理队伍的建设,保障监理队伍中每一位监理人员都能符合施工要求,在选择人才时需经过严格的考核与培训。其次,根据当前的建筑工程市场变化情况,加大对工程监理行业的管理,让监理行业更加规范有效,实现监理工作人员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最后,对当前的监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管理,让监理人员有更好的培训平台,同时完善培训制度,而监理企业也需要适当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让监理人员对监理市场有更好的了解,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应用恰当的技能和知识实现对工程的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性的提升。
总而言之,监理工作已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其有效开展实现了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为工程资源节约、成本管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监理工作,能确保工程如约交付,且最终建设效果与业主要求相符合,基于对各个环节的隐患排查,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建设技术、质量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