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2020-12-08 09:30胡璐
魅力中国 2020年21期
关键词:线下大学英语思政

胡璐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0031)

一、“课程思政”发展的必要性和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开创对于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意义重大,其中主要关注的便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在各大高校中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实效性,另一方面要科学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相关课程。

但是目前相当范围内的高校课程还没能与思政课形成科学的、良性的协同关系,主要表现在:没能正确认识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不理解“课程思政”内在含义,在自身的课程上生搬硬套,导致了课程目标的偏离,教学效果不理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存在,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没能处理好育才与育德之间的关系。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开发的可行性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该门课程的定位高度契合。“大思政”格局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符合这一定位: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思想性。

第二:具有受众面广、持续时间长的优势。《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开课时长虽有差异,但基本实现了大一全年的覆盖;此外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该门课程的受众面最广,可以保证广大高校学生接受“课程思政”教育的持续性。

第三:语言类课程便于结合思想教育开展。《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其授课内容多数是语言知识与文化学习,题材涉猎广泛,也比较容易与思想教育类题材结合,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优秀品格。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建设路径

(一)升级教育理念,实现最优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互联网+的特色,进一步优化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深入挖掘英语语言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塑造齐头并进,另一方面能够将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结合,促进教育的最优发展。

(二)扎实线下建设成果,提高课程开发的前瞻性

第一,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特色课程的课程标准设置,能够科学地、客观地分析《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其前导、后续课程中的性质与定位,积极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力争打造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担当精神的合格大学生;

第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的编写。在现有的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发掘其优势,广泛收集历史、政治、哲学、经济、文学等各方面的素材,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自身学生的现有基础,自编符合国情、校情的校本教材;

第三,开拓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首先要打破空间局限,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来支持传统课堂教学,其次要打破时间局限,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开设“课程思政”特色的英语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家国情怀。

(三)创新线上建设思路,实现多平台支持系统建设

第一,在线下“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做好线上课程资源的准备,包括微课视频、课程动画素材、在线互动游戏、立体教材、电子课件、练习题库、参考视频等;

第二,进行学习平台建设。根据目前的技术支持情况,将重点进行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主平台和“HTML5”手机微课件辅平台建设。主平台可以实现班课资源管理、成员管理、小组方案管理、作业管理、在线互动等多种形式;辅平台主要依托移动设备,学习内容短小精悍、精彩有趣,可以提升学习体验。在学习、教学、检测等功能齐全的“蓝墨云班课”平台建设基础上,将“HTML5”手机微课件建设作为有效辅助和及时补充,有助于实现更加科学、全面的多平台线上支持系统建设。

四、结语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是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然之举,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同时,发掘信息化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线下大学英语思政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