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下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

2020-12-08 09:30王瑞
魅力中国 2020年21期
关键词:管理学高技能教学内容

王瑞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都越来越高,尤其是管理学日益成为当前市场上十分紧缺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管理课程更要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其实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本身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因为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导致高职院校管理学人才一直无法满足高技能的需求。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下高职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一个问题。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不同,但是因为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较好,所以很多高职院校便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模仿普通高校,结果导致教学目标脱离自身学校实际情况。从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来看,普通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以管理学理论课程为主,然而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所以如果一味模仿普通高校,最终必然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

(二)高职院校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以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利用宣讲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教学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一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成为各个教育阶段都会使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教学成为一种亘古不变的教学方式,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可以用PPT 进行展示,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单一的教学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三)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脱离实际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脱离实际是影响管理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管理学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管理学。为此,开展管理学课程应当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以学校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从我国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可以发现,课程设置过于空泛,没有与学校特色专业融为一体,结果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上的管理学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一般不具备较高的应用技能。

(四)高职院校管理学缺乏实践课程

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重点在于理论知识,所以也造成了高职院校管理学实践课程欠缺。学校实践课程严重缺乏,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实践验证自身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所具有的实践价值也就无从体现。长期在缺乏实践教学的环境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在面对很多实际问题时,教师通常无法给学生比较合理的解释和回答。加之学校实践课程比例较低,所以归根结底无法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高职院校管理学教材陈旧落后

高职院校管理学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践内容是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很多学校的管理学教材使用时间都比较久,教材的管理学相关知识不适应当今时代的管理工作,但是学校无法及时进行教材更换和教材编写,所以这一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教材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如果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落后,管理学教学就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高职院校管理学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一)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素养

高效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是管理学高技能人才首先应当具备的一项能力,因为理论知识是开展后续学习的基础。学生也只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在实践和工作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利用理论知识合理引导自己的行动。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管理学高技能人才具备的第二项能力。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高技能,即管理学人才在工作中可以运用自己较强的实践能力从容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团队协作素养

管理学专业人才在工作过程中要和各个部门、各行各业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在工作过程中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合理组织、分工,如何在工作过程中与不同的人相互协作、有效沟通,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团队协作素养也是管理学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一种素养。

(四)创新创造素养

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管理学人才应当具备的第四项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可以让管理学人才在工作过程中以更加独特的视角和思维发现问题。而创造能力则可以让人才在发现问题之后以比较独特和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下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的管理学首先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导,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不可否认的是,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对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定借鉴,但是不能全搬照抄。高职院校要在学习其他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本校专业特色与之进行融合,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应用能力,所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管理学教学资源

创新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也是一项有效措施。首先,管理学教材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学相关知识也要发生改变,满足当前管理部门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要对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进行调整,合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因为不同的高职院校有各不相同的特色专业,所以高职院校完全可以自主编写教材,将管理学内容与本校特色专业进行有效融合。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收集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管理学教学内容,培养高技能管理学人才。

(三)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是培养高技能管理人才的一项有效措施。建设实践实训基地主要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内部,二是学校外部。从学校内部来看,要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建立专业的实践基地。从学校外部来看,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基地的方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因为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企业要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平台。校企合作的优势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四)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高职院校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甚至因此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高职院校应当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还可以使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分,进而根据自身特色对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完成技能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管理学高技能教学内容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科研仪器平台管理现状与建议——基于管理学理论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经济管理学教学的创新途径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