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及方法研究

2020-12-08 15:18:34蒋晓宁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蒋晓宁

(连云港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赣榆分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100)

随着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广应用,国网公司的台区同期线损理念为大众熟知。台区同期线损依托采集全覆盖和营配调全贯通,以供、用电量同步采集和在线监测为核心,以台区线损达标治理和精准降损为重点,突出线损管控的实时性,真正实现了线损管理的集约化、信息化和精益化,是线损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然而,在同期线损愈发精益的管控模式下,对于运检、营销等业务系统数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同期线损的管控水平。因此,异常数据治理是同期线损管理过程中一项举足轻重的重要工作。由此可见,治理异常数据在同期线损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台区线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因素涉及计量、营销、配电网设备维护等方面,经分析,造成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有:

(一)公用变压器对应关系不正确,用户与变压器关系不相符

(二)关口考核表计量不准确,存在表计错接线、计量误差、互感器变比错误,故障、逻辑地址对应错误等

(三)配电变压器与表计对应关系不正确,包括营销用户表计与公用变压器对应不正确,用户表计未关联至相关台区公用变压器

(四)用户表计电量原因,包括用户表计电量采集问题、计量准确性以及无表用电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台区线损管理的点较多,并且分布面较广,覆盖配电网建设、运行、营销等各项业务都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因此,在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失误、配合不到位等各项原因,都可能会到系统在运行期间出现流转滞后、客户信息变更不及时等多项问题,以上情况的存在,都有可能会产生异常数据,并且会影响数据的质量。

二、减少台区线损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减少台区线损工作的重视

供电企业要给予减少台区线损工作足够的重视,根据际需求,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并由企业负责人作为其第一负责人。由第一负责人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加强对电力生产、营销以及调度的管理,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明确分工,做到各项工作的分工细化。

(二)加强数据集成建设

1.增量数据交互,当前我国居民用电量明显上升,导致相关工作的增量数据变化大,需进行增量数据的动态管理,对于低压用户新装、扩容、变更流程,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造。

2.业务流程的管理,系统化梳理生产、营销设计的数据流程,必要时增加地理信息维护环节,增加数目变更业务,包括公变新装、10kV 线路投运、高低压线路割接拆除、营销低压单户新装、小区新装、营销单户低压新装、10kV 用户新装等,适合业务的变化。

3.大力推行无纸化,建立数据融合业务平台,增加低压营配关系维护流程、低压用户营配关系维护流程、公变营配关系维护流程、低压业扩、销户(不拆表箱)资料告知流程,实现预警、统计查询、流程化管控。

(三)强化设备测绘及其数据治理等相关内容

在进行数据治理的过程当中,电力企业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标准统一原则。根据不同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并对数据采集等工作的开展进行严格管理,合理规范治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其二,协同推进原则。执行由城市到农村路线,建立以台区为中心的数据清理目标,不断强化对数据采集、定位、绘制的管理,确保基础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其三,责权利分明原则。在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其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数据采集程序与审核,强化数据采集、绘制流程,加强对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监控。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任务

基于当前各个阶段情况而言,供电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营销人员以及生产人员等进行培训。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于各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意识到自身工作与日常数据的重要关系,教会工作人员面对数据难题,采取何种方式应对。供电企业建立完善的专业考核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也必不可少,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奖励,促使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员投身于实际的工作当中,进而全面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使人们加强了对供电系统的重视程度。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在问题分析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高台区线损治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