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艳
(泗阳县供电公司,江苏 宿迁 223700)
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本身应该积极地进行营销管理理念的转变,逐步提升电力营销的总体水平,积极地提升电能的质量以及供电的可靠性,另外还应该积极的肠道提升产品以及服务的总体质量,从而力求能够更好地提升供电所的总体营销和管理水平,最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供电所与其他企业不同,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一直秉承垄断经营的思想,这种营销模式使得许多行业人认为供电所与市场竞争不具有关联性,不需要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势,导致企业竞争意识不足,对营销服务缺乏重视,没有给予客户良好的服务,这一观念的欠缺使得服务管理水平具有滞后性。当前供电所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会导致企业走向市场淘汰的边缘。
因为供电企业内部机制不完善,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供电企业的停电信息发布渠道过于单一,很多用户没有做好准备,给用户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线路停电检修不及时,停电时间较长,容易引发严重的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第二,从供电企业角度来分析,要想提升供电营销服务水平,要科学协调企业内部各项工作,避免发生大规模的供电营销风险,但是,很多供电企业内部工作协调性较差,降低用户满意度,增加供电营销服务风险发生概率。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供应在人们日常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用电人数的增加,电网的建设规模、数量得到显著的提升。电力与其他商品不同,在营销电力时,需要借助电网对电力进行交换,在交换结束后获取一定的价值。我国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营销模式,信息化技术与大数据建设力度不足,不仅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工作的准确度也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工作质量,需要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与支持。
思想是基础,行动是基于思想的,只有思想和行动双双保障,才能对提高营销手段起到本质的作用。电力营销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理念,导致在一些工作中没有投入足够的积极性,影响了农电营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要通过教育培训、引进新鲜血液,扭转农电营销队伍落后的经营管理观念,提高农电营销员工素质,稳定农电营销队伍。要想提高供电所营销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可以在部门内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通过统一学习和互动,让所有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既在思想上重视,又在行动上支持,多方位的提高营销的效率。同时,实施开放式的管理,让相关工作人员互动讨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其专业水平。
供电所应以电力需求量为基础,不断改进和完善电网设备设施,加大电网维护方面的投入,构建高速高效的现代化电网。同时注重供电网络的日常维护,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故障抢修能力,缩短抢修时间,做到让客户满意。加强营销服务考核力度,将电网维护纳入考核体系中,以故障发生率和故障抢修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之一,做到奖优惩差。随着电力客户数量和需求的增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现代化的营销服务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在供电所内部,利用先进的筛查技术监督供电所职工工作质量,严厉查处违规违纪现象,以保证营销服务的正规正常。另一方面,面对广大用电客户,依托先进的信息科技,开发多种缴费渠道,让客户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结合我国电力市场性质得知,供电营销服务主要以法律法规为核心支撑,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当中,虽明确用户按时缴纳电费的条例,但此规定无法完全规避用户拖欠电费现象,供电营销服务面临用户拖欠电费的风险。为了更好地提升供电营销服务风险防范水平,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法律法规完善力度。国家政府部门结合供电企业的发展现状,适当加大财政支持,并对供电营销进行综合管控,结合具体情况,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可适当加大拖欠电费处罚力度。
电力行业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重推动下,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供电所需要有更高标准要求、服务水平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供电所实质上属于电力商品销售的经营性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营销服务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当前供电所营销服务具有多样性,这就给营销服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探析提高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