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双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山市江源区供电公司,吉林 白山 134700)
管理会计的工作对象,和财务会计工作一般无二。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但是两者的差距在于,前者最终的工作目标,是为企业的管理层进行一系列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分析服务,以确保其决策过程的科学水平。而后者面向的主体更为多元化,既有企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人员需求,同时也要面向市场当中各类与企业存在关联的主体获取企业经营信息的需求。而就其工作内容来看,管理会计工作提倡的管理方式,更多的是站在系统化的角度的,也就是说,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层,必须采取更为全面化的系统管理方式,来得出更能够说明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现状的财务报告。具体来说,其工作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企业的成本管理,其二是企业的投资管理和融资活动等管理。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绩效、风险等方面的管理。对于此类内容的管理和统筹,能够使得管理者的决策制定变得有据可循,并且在这一管理会计活动的科学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企业最终的决策制定,也会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观念转变是我们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我们研究管理会计的概念和思想,并将其融入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逐步推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向多层次、全方位的全过程精细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在保证一定的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管理会计理念的本土化调整,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效果进行持续调整,早日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助力电力企业发展。
电力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可以被视为财务管理标准化的先决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从一开始就将标准化管理的概念融入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中。他们将专注于完善财务管理的各种流程,并澄清各级财务人员的行为。然后,从系统管理的角度,他们将阐明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阐明各种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并对管理程序和财务形式进行标准化调整。在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财务管理的局限性,注重协调多个部门的管理,实现系统的优化。
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主要趋势,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的电力企业基本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开发出适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然而在软件的运用等方面还需要改进。有的电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推广使用财务管理分析软件,可是缺少与其他非价值指标系统的接口。一个企业需要将自身的财务目标划分为可控的价值量和非价值量两大指标,基于原有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重新收集、整理和输入可控的价值量和非价值量的指标,并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升级,进一步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指标评测能力。不断增强其开放性,让新的财务管理软件有着很好的对接,并对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这样的信息系统仅仅依靠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是难以完成的。总而言之,电力企业以建立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目标,并以财务信息系统为核心,最终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光有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思维还不足够,管理会计人才和专家作为实践和推进管理会计的中坚力量,不可或缺。电力企业目前大多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阶段,多数财务人员都是基础会计核算人员,仅仅只会简单的会计记账和做账,不具备深刻全面的业务知识,无法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真正的管理和会计相结合。因此,电力企业应当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方位的条件支撑,鼓励财务人员走向业务、深入业务,成为精通业务的财务专家;同时,电力企业也可以考虑吸纳优秀的业务人员成为管理会计人才,业务人员具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再通过必要的财务培训、交流或轮岗掌握基础的财务知识,就可以胜任管理会计工作,成为比财务人员更懂业务、比其他业务人员更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现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在运用管理会计过程中要立足于自身特点来改变现状,让管理会计在我们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发挥它的最大作用。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应用,从而将管理会计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进行调整,从而形成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管理会计体制。最终让管理会计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出最优化的作用,从而做到人员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