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敏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中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终身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英语学习课堂上的每一步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应试教育下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哑巴聋子英语”的不良现象,这样的学习可以说是失败且无意义的,这样的英文学习结果也成为当前初中英语学习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初中英语有效听说课模式进行研究。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不大,英语又并非母语,也未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英语学科知识并不完整,听、说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上更多是依靠自己的感性经验和个人喜好,自身的学习自制力、学习技能、学习自信心、学习习惯等方面还未能完全成型,对英语语言的应用仅仅表现在网络游戏、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其对语言有效掌握和应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关注,直接忽视,这也就导致学生只会读英语和写英语,但是却不能用自己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实际的交流与沟通,这样的教学与现代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不符。
英语课程明确规定,英语课程为在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在邻近环境中以及在教学中就读的学生提供合理的课程资源和积极发展机会。扩展学习路径并利用丰富的培训材料,例如音像制品、互联网信息、电视、期刊等。为便于实际、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培训材料,对内容、编排、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调整。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作者设计了本课程,运用现代教育工具,结合图像和声音,绘制和创造情景,促进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条件,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激发心理活动,积极参与各种语言实践。利用现代教育措施支持教学,更好地实现学习意图,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强度,提高课堂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引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纠正学生的发音,促使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播放英文电影,为学生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而且,教师还可以定期观看英语短剧,进行一定的改编,要求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这样的形式,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实现听说能力的提高。互联网能够帮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
在听说课教学中,不仅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知识,还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更应该关注是否培养了学生用英文思路思考问题的能力。应合理运用课本的听力练习,设计有效检测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题目。创设相应情境,开展活动进行巩固目标内容的训练。在课后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游戏小组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挑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复述听力材料的信息,从整篇文章中自己选择合理的切入点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进行逐个点评,并让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种活动在不同环节,不同语境下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教师创设不同语境,不同情境的语言作业,进行下一步的课外练习。并对学生的课下作业进行有效指导,尽量避免因学生缺少教师有效的听力指导的错误,在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实践中要避免“走过场”,要将学生的难点转换为教学的良机。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全球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在未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已经和英语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各类信息资料、图文、视频作为辅助元素带来了强大的教学功能和多元的教学模式,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在教学手段更为丰富的同时,自身也必须与时俱进,英语教师要增强自己应用各类信息技术的能力,了解最新英语教研教学动态,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初中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