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20-12-08 15:18:34肖娜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肖娜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教师的师资对民办高校培养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民办高校及相关的教育机构都是采用国家财政性的经费,相对于民办的高校投入的资金较大,教师队伍的组建相对滞后,教师的思想意识对人才培养没有高度的重视,就制约了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教师相对于公办的教师大多都是兼职的状态,没有尽心尽力的培养学生的技能,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育人的作用,全职的教师较少。少数的民办高校逐渐地建立起自身的教师队伍,但是大多数的高校仍然兼职教师为主的聘用制度。

(二)民办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较少

无论是是民办的高校还是公办的高校都是以培养人才为核心进行开展教育工作[1]。民办高校的建立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对于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教育机构培养人才,但是民办高校在超常规的发展当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民办高校在教育的经费上存在欠缺,学校的领导者主要的精力不在于教学的质量上而是注重经济的效益,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计划。

(三)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问题

现在的民办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招收的学生以高考落榜为主,相比较公办大学生的素养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文化基础较差,民办高校为了招收大量的学生就会降低招收标准和减少学费,学生来源的质量下降就严重影响了办学的质量,无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完善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标准,逐渐改变传统的兼职为主的聘用方式[2]。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大对聘用教师的资金投入,完善招聘的制度,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进行教学。教师的队伍强大,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育人的工作当中,不是单纯的工作,不在乎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学校不能为了经济效益,经常对于教师以扣工资的方式进行管理,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育意识,逐渐建立学校自身强大的教育队伍,培养更多的人才输入给社会,学生在社会发展的形象就代表着学校的荣誉,逐渐增加学校的名声,自然就会吸引大量的学生慕名而来,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校招生的广告费用。

(二)民办高校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

首先,学校应该降低资金的风险,现在的民办高校规模较小,对于各种资本的进入要严格的核实,不能急于吸纳资金让不良资本有机可乘,给学校带来资金的风险[3]。然后,高校的领导人应该争取得到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对民办高校的重视,增加政府对于学校的支持和经济补贴,增加学校的经费。最后,学校的掌管者不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就私自扣罚学生、教师的费用,要将经费合理的运用,进而采购先进的教学器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善学校的条件,同时学校要重视教师职工的薪资待遇,加大教师薪资的资金投入,能够吸引大量的教师人才,组建优秀的教书队伍,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学生效率。

(三)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第一,学校要对自身有个正确的定位,建立学校的风格特色,规范招生的制度,建议自身的教学品牌。比如,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人才的成果、独特、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吸引大量的学生主动选择高校。第二,学校合理设置专业和科学建设的问题,民办学校为了大量的招生,设立了许多的专业,但是相关专业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取得具体的成果。学校要合理地设置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就设置相关的专业和科学建设,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实际运用到社会发展当中。学校取得了相关专业的突出成效,就会广纳生源,培养出高素质、具有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第三,学校加大对于教师聘用的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第四,政府的教育部门要对民办高校加强管理,严格审批制度,使高校有高标准的准入资格,对学生和社会的利益有个保障。

结束语

民办高校的产生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民办学校逐渐注重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向社会不断输入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笔者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民办高校培养人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