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
(南昌市新世纪小学,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在教育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赢得了国家相关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知识储备量的集中表现,在小学阶段就受了极高的重视。教师应该把握好小学这个基础教育的阶段,关注学生的发展,应用好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自制力也比较差,所以课堂上比较容易开小差,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是比较低。
作文是语文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起步,这是令语文老师非常头疼的事情。在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给定一个题目或者一个话题,然后再经过老师适当的引导最后让同学们展开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新意,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一些年级比较低的同学来说,写作是一件比较困难且枯燥的事情,通常要费尽他们的九牛二虎之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充满新意、足够有吸引力的课堂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的信息。写作是建立在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阅历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作文课堂上的应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改变传统课堂只用一支粉笔或者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张图片、或是一段音频或者一段视频,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传递出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信息。当然,写作课最忌讳的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定式,所以教师要选用合适的信息资源,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除此之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也应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分享一些优美的字词、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等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充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发展和个人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一个比较长远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怎么去写一个具体的题目。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即立意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和书写能力进行培养。立意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对题目或者写作材料进行精确地提取和分析,学生才能选择合适的角度下笔写作。谋篇布局是关键,一篇好的作文必然要有清晰的逻辑、有序的结构,学生应该学会在立意的基础上灵活地组织材料,安排好文章结构。书写能力指的是书写成文的能力。有了准确的立意和恰当的谋篇布局,就需要以成熟的语句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的专项训练。以小学作文中最常见的一个话题——“母亲”为例,母亲背着发高烧的“我”走了多远去医院、母亲把最好吃的留给我,“吃”这些情节似乎成了作文中约定俗成的一些模板,不论是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角度说还是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讲,这都是不正常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每个人的母亲都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需要有一样的情节,提起母亲我们想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有牺牲感,同时还有快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每个人心中对母亲独特的印象,让学生有更独特的立意角度。对学生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口头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叙事顺序的短片的播放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叙事结构的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篇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打磨,修改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人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需要别人加以指正。在对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上同样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作文共享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这样的方法不仅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修改,而且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文的同时也可以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评价总结的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教学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步。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发掘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加优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