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普宁 515343)
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对如何更好地继承红色文化有许多探索,希望能够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运用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红色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潜心学习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内容,努力探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让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红色文化对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红色文化,总体上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成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的红色基因。
1921 年,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洪流中应运而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 年浴血奋战,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新时代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高举改革大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钩沉历史脉络,斗争精神为时代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诚然,这一精神也将成为时代育人的源头活水。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之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青年学生思想行动的“定星盘”[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9 年9 月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对斗争精神作了专题论述,鼓励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考验[2]。大考之下,党中央临危不惧、科学决策、全面部署、多方协调,各党政军群组织闻令即动、上下一心、不计生死、全力奋战。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课堂是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点。让学生们在体会红色文化的同时更好的缅怀先辈的业绩,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并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传统红色文化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引导他们树立爱国意识、培养爱国精神、增进祖国情感,努力争取将其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在全世界日益繁华的文化渲染下,重温红色文化成为保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点。这要求我们对地方红色文化深入研究探索以充分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3]。同时,将这种红色文化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其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蓬勃发展的源泉和基石,对广大高校学子有着重要且非凡的意义。目前,世界参差不齐的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学子也有一定的干扰和误导,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错误地引导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将红色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必要且继续发展的一步,对培养学生主流价值观,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融合,进一步延伸红色文化教育,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是全方位影响学生政治思想,传承经典红色文化的重要一步。
2019 年3 月1 日,北京各阶层人员召开了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座谈会。此次会议是关于思想政治话题重要讲话并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4]。要想坚持发展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培养学校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发挥好思政课堂作用的同时,鼓励相关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课堂中。
发展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融合的新路径,就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通过探索和开展多元新型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意义与高校思想完整结合是提升高校学子政治文化力量的重要途径。此外,地方的红色文化在现代化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可通过故事短片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这种红色文化的发展。
结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适合都能强化我们的政治素养,保持爱党、爱国精神。高校学子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与。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红色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们要因时而进,时刻保持具有红色精神的战斗力,以更加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