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8 15:18:34童秀媛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童秀媛

(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小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学体育教学不但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更要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竞争能力,能很大程度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体育游戏的重要价值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育游戏的重要应用价值

(一)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身体还处于发育过程中,身体机能和素质都无法负荷高强度的体育运动。而体育游戏对于他们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体育游戏能够令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力和自我思考,学会跑、跳、攀爬等技能,既愉悦了心情,也通过肢体运动促进了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促使小学生健康运动习惯的养成

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小学生也不例外,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者手机短视频,长时间低头和躺坐严重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在体育课堂上促进小学生进行运动,更能够促进他们在课下和家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体育游戏,长期坚持教育下去,能够促使小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抵制住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诱惑,能更专心的学习文化课程,取得好的成绩。

(三)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学生跳楼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抗压和抗挫能力不足。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学校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游戏能够使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经历一些简单的挫折,不断地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育游戏通过不同的游戏规则、动作、人数等限制,促使学生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来赢得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好胜心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和创新,找到最好最快的方法来打败同学,取得胜利。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在慢慢地培养起来。

二、开展体育游戏应具备的特征

(一)充满趣味性

人们都有猎奇心理,小孩子更甚,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更加钟爱,也更能提起兴趣,全情投入。因此,体育游戏的开展必须充满趣味性,能够成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提起精神来参与体育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也能够有欲望在失败之后继续参加游戏,然爱过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玩得开心,也能够学会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意识,给小学生乏味的学习生活中带来趣味和快乐。

(二)有强烈的竞技性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竞技性的运动,因此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展更应该具备这个特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只有游戏具有强烈的竞技性,让他们能够产生压力,他们才会有单于的动力和欲望,有想赢的欲望。在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参与者能够在公平公正的活动规则下,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战胜对手,以此来获得胜利,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参与游戏的信心。

三、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

(一)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

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对于游戏的难易度和形式也不同,体育老师只有花费时间来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接受学生的相关意见,在原有的制度和游戏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才能够创造出符合他们发展和需求的游戏,使得游戏的内容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材施教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二)创新体育游戏类型

小学生对游戏总是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若是长期进行同一项游戏,必然会打击到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降低课堂的参与度,达不到教育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游戏创新工作,老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毕竟学生是游戏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游戏是最熟悉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来创编出一项新的游戏,创建新的游戏规则;也可以在原有的游戏规则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新的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三)创建体育游戏教学情境

通常游戏要想有很强的参与感和代入性,就会采取情境法,将玩家代入一定的游戏情境中去,体育游戏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体育游戏可以通过创建不同的游戏故事,让学生们来进行角色扮演,将小学生们代入故事情境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也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使游戏能够不断创新,不会因为重复而降低学生的参与度。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促使小学生健康运动习惯的养成,更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鉴于体育游戏趣味性、教育意义、竞技性的特点,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创新体育游戏类型,创建体育游戏教学情境。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促使体育游戏的顺利开展,促进体育教育的更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