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风立
(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新疆 伊宁 835000)
主体性原本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人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被引入教育领域后,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有主体性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感、训练思维、求得自身多方面素质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形式与过程。简言之,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做主”。
我们认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变被动为主动;二是变单一为合作;三是变封闭为开放;四是变统一为个性化。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每位教师上课,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参与的成效如何,与其所处的具体每堂课教师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以“学”为中心师生共同发展的新课改下的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参与、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伊宁市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如:四中、六中、十八中、十九中、二十三中、巴镇中学这六所学校是“伊犁州创新教学模式,建设高效课堂”项目学校;共有:二中“310”生态课堂、四中“4×10“教改实验、六中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八中精品课程建设、巴镇中学“334”教学改革、十八中“三真三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十九中“121”教学思想、二十一中“367”教改实验、二十二中“1234”教学改革、二十三中“和谐互助教改实验”、九中的小组合作、达乡中学的“375”模式、南岸新区中学“后茶馆”式教学设想、英才初中部“小班教学师友互助”实验等等,都在积极进行中……
纵观学校的改革尝试,不管用何种教学模式上课,都是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即:“把学习和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将来一生的发展奠基!而这些学校的飞跃式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正确性,看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魅力,看到了学生主体参与潜力被激发的巨大能量!
整体而言,伊宁市中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尝试的学校还不算多,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的这些学校,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推进程度:一是“雷声大雨点小”;二是模样初现,作用显现。如:十七中、二十三中;三是模式成型,但又碰到新的问题,成为“鸡肋”。
答案是肯定的:要改。其一:我们面对的学生发生了变化,如: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增强,更加自信;接触新知的渠道更广,对老师不再盲从;上课的自控能力下降,易开小差;但也有厌学、怕吃苦、知识面狭窄、只关注书本知识、关注考试等现象;其二:时代的召唤,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探究知识的兴趣更浓,学习的习惯更好,学习的能力更强,学生通过自己领悟的知识也更牢固了;学生愉快学习,互帮互学,促进共同提高,课堂气氛更活跃,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其三:教师自身的需求,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要在新时代下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一只生机勃勃的教师团队。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焕发自己教育教学新的生命力,而当教师个体呈现出新的努力时,整个学校也才会变得勃勃生机!
“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学校层面:一是空泛笼统,仅限于造造声势,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实施;二是内容过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无从下手;三是要求不到位,落实不具体,导致教学模式的创新打折走样。教师层面:一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依赖;二是教师也深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认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不知具体该怎么做,即“手中无剑”。
建议:1.学校不能犹疑,要坚定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决心,打消教师的观望的情绪;2.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具体,便于操作帮助教师“手中有剑”;3.统一要求、抓好落实,都必须有体现新的教学模式的“规定动作”,这样,才能“逼迫”教师向新课改要求的方向转变。
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其一,要解决模式成型后又碰到新的问题,如:四中:小组合作遇到的新问题;其二,要解决与各学科、各课型相融合的问题;其三,与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相融合。
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即:教师在临帖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找寻、体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相长的具体策略,最终与各自的学科、个体的教学风格相融合,从而真正悟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心中有剑,而手中无剑”,打造“魅力课堂”,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幸福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