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琴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中学,贵州 遵义 564622)
伴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体育在初中教学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差异性教学是体育教学当中出现的一种新方法,差异性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能够提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率,还能因人而异的增强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发展。差异性教学主要的特点在于会根据每一个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便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差异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都是让所有学生进行同样的身体素质教育,“一视同仁”的对待身体素质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对每一个同学都采取一样的教育,有些同学会觉得锻炼的并不够,而有些同学则觉得已经很累想要休息。相反,差异性教学则是以因人而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对于自己非常有利的教学要求,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够保证学生在体育课程当中受到最好的训练。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学如果采用差异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的不同,分别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学到了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并且促进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除此之外,因为是对学生的教育是分别进行的,所以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学生兴趣低落是体育教学当中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对体育课堂有积极性,想要主动地参加到体育教学当中时,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良好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体育教师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去考虑每一个同学的身体素质差异性,不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堂有厌烦情绪。比如,体育教师让学生们围着操场跑五圈,但是有的同学因为身体素质比较弱,跑不了五圈,但是有些同学又因为身体素质好,跑五圈非常轻松,这时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弱的同学可能就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的情绪。
教学目标应当是课堂开始之前教学做的第一手准备,有了目标,才能想着有方向有纪律的向前发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也需要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思路明确,同时也能够向着教学目标前进的动力。与此同时,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还能够非常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来。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存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所指定的教学目标应当也是对身体有差异的学生所指定的差异性目标,进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学当中得到了锻炼,完成所指定的教学目标。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能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并且因为有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所以开始逐渐的加强锻炼,打破自身极限。
中学生普遍都比较重视集体荣誉,看重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团队合作是经常出现且比较重要的,在学生的眼里,体育项目中的团队合作更是非常的重要。初中体育的课堂当中,教师不应当培养学生的个人主义,任何目标、计划都是按照集体为单位进行设计。
但是,差异性也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如今的许多体育老师都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游戏,让学生个体或集体进行游戏便是体育教育。这是一种对体育课堂错误的认知,体育教育应当是有针对性、有目标、有教育意义的集体体育教学活动。2.教师对学生的特点没有准确掌握。差异性教学的成功实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正确的认识每一位同学的个人特点。在教师定制教学方案的时候,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特点进行逐个方案的制定。在确保解决这些问题之后,便可以实行差异性教学。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实行差异性教学,给学生一个良好、适应的学习氛围、目标。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每一位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在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真正地达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